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甘河镇

甘河镇

一作甘泉镇。北宋置,属鄠县。即今陕西户县西北三十里甘河镇。


(1)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西北部、大兴安岭东坡、甘河沿岸。面积 4086 平方千米。人口5.6万。镇人民政府驻甘河村,人口4.5万。1956年建村,1958年置镇。甘,鄂温克语意为“火”。因河得名。以森林采伐、加工为主。农产甘蓝、马铃薯,畜产奶牛、鲜奶。有林产综合加工、电力、制材等厂。牙加森林铁路、海加公路经此。(2)在陕西省户县西北部。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甘河堡,人口 1780。因处甘河西岸得名。北宋置,属鄠县。南宋至元名甘泉镇。明、清均为甘河镇。1950年设甘河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6年设镇。产小麦、玉米、棉花、稻、花生等。是附近传统的农副产品交易地。有建材、化工、农机、橡胶、电器等厂。西宝公路南线经此。古迹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猜你喜欢

  • 郭坊

    即今福建上杭县治。南宋乾道三年 (1167)上杭县由钟寮场 (今上杭县北中寮) 徙治于此。

  • 明通县

    亦作通明县。南宋绍兴中改明通院置,属达州。治所在今四川城口县西南一百四十里明通镇。一说在今万源市东南一百二十里旧院镇。元至元二十二年 (1285) 废。古县名。南宋置,治今重庆市城口县南明通镇。属达州

  • 白猎山

    亦作北猎山。又名北立山。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北百立山。《方舆纪要》卷101恩平县“天露山”条内:“县东北百里有白猎山, 险峻,有瑶寨。嘉靖三十一年佥事杜璁破瑶贼于此。猎一作腊。”

  • 梅山港

    即今浙江宁波市东梅山岛与穿山半岛间之梅山港。《方舆纪要》 卷92定海县 “庐江河” 条下: “又梅山港, 在霩��所西十里, 亦自崎头海洋西北流,经大嵩所,通于海。港口有梅

  • 陬溪

    即西溪。在今湖南衡山县西二里。《新唐书·邓处讷传》: “陬溪人周岳与 (雷) 满狎,因猎,宰肉不平而斗,欲杀满,不克。见满已据州,悉众趋衡州。” 《方舆纪要》 卷80作 “鲰溪”。

  • 延津县

    ①北宋政和七年(1117)改酸枣县置,属开封府。治所即今河南延津县。金贞祐三年(1215)升为延州,徙治今原阳县东北延州村。元至元九年(1272)降为延津县,还治今延津县,属南京路。二十五年(1288

  • 侧耳岩

    在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西。清嘉庆《马边厅志略》 卷2: 侧耳崖在 “治西二十余里。峭壁临江,缘岩凿路,仅可通一人,为达犍、嘉要道”。

  • 长街镇

    即今浙江宁海县东五十四里长街镇。宋置长亭盐场于此。在浙江省宁海县东部、三门湾北岸。面积134.5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长街,人口 4100。原名长亭,以村中七间长列之留云亭得名。宋设长亭

  • 甲秀楼

    明建,在今贵州贵阳市城南鳌头矶上。清陈鼎《黔游记》:甲秀楼“左武侯祠,右维摩阁,俱近(涵)碧潭”。今楼为康熙二十八年(1689)重建,阿阁三重,高20米,颇为壮观。在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塘。昔有巨石兀立南

  • 大和堡

    在今陕西榆林县东北大河塔。《宋史·地理志》 麟州:大和堡“地名麻乜娘,元符二年进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