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厓寨
亦作白崖寨。南宋置,属嘉州犍为县。在今四川沐川县东南健全乡双河村。《宋史·杨泰之传》:南宋宁宗时,“白厓砦将王壎引蛮寇利店”。即此。
亦作白崖寨。南宋置,属嘉州犍为县。在今四川沐川县东南健全乡双河村。《宋史·杨泰之传》:南宋宁宗时,“白厓砦将王壎引蛮寇利店”。即此。
春秋宋邑。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北。《左传》:定公十五年(前495),“郑罕达败宋师于老丘”。即此。古邑名。春秋宋邑。在今河南省开封县东北陈留城北。相传夏帝宁所都。《左传》定公十五年(前495年):“郑罕达
唐安西四镇之一。贞观二十二年 (648)置,治所在今新疆喀什市。《新唐书· 西域传 · 龟兹》 阿史那社尔破龟兹,“始徙安西都护于其都,统于阗、碎叶、疏勒,号四镇”。又,《地理志》 引贾耽《四夷路程》
北宋元祐五年(1090)置,属黔阳县。在今湖南黔阳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1黔阳县“托口寨”条下:“又竹滩堡,在县(治今黔城镇)南二十里。宋熙宁中,置铺于此。元丰八年罢。元祐五年,复置砦。今仍置堡,恃
亦作鹏茄罗 (啰) 国、明呀喇。在今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一带。《明史·外国传七》:“榜葛刺,即汉身毒国,东汉曰天竺。……榜葛剌则东印度也。自苏门答剌顺风二十昼夜可至。永乐六年,其王霭牙思丁遣使来朝,
①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一里北固山上。始建于三国吴,唐、宋又重建。《新定九域志》:“甘露降于此, 因以名。”②在今四川资中县西北五十里甘露镇。清嘉庆《资州直隶州志》卷5:甘露寺“唐僧真德建。明正统十二年,寺
清乾隆三十八年 (1773) 置,属汉中府。治所在今陕西留坝县西北柴关岭。嘉庆十三年(1808) 移治太平岭 (今留坝县治)。1913年改为留坝县。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置,治今陕西省留坝县东南。
1932年改盏达行政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北八里莲花街。民国 《云南行政纪实》: “治所在莲花山下,因以命名。” 1952年改莲山县。1935年由腾冲县析置,治莲山镇(今云南盈江县新民
又名鸡鸣山。在今河北怀来县 (沙城) 西北鸡鸣驿。《魏书·高宗纪》: 和平元年 (460),“葬昭太后于广宁鸣鸡山”。 又 《水经·㶟水注》: “于延水又东南径鸣鸡山西。《魏土地记》 曰
1926年改固阳设治局置,属绥远特别区。治所即今内蒙古固阳县。以古稒阳塞和汉稒阳县之名,但非旧治。1928年属绥远省。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属包头市。面积 5554 平方千米
清光绪十三年(1887)置,属台湾府。治所在林圮埔(今台湾南投县南竹山镇)。据连横《台湾通史》:“云林设县始于建省之时,则为抚垦之计尔。先是光绪十三年,划嘉义以北之地,经营新邑,择治于林圮埔之云林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