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潭墟
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北石潭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清远县西北有白石潭墟。
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北石潭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清远县西北有白石潭墟。
元至元二十年 (1283) 置,属八番顺元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贵阳市。明隆庆三年(1569) 程番府移治于此,改置贵阳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属贵州都司。治所即今贵州晴隆县。寻废。
俗称布哈公。清雍正三年 (1725)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天峻县东南。后迁今天峻县西北。《清史稿·地理志》 北前旗: “牧地在青海西岸。东至科依特陀罗海,南至柴吉希巴立台,西至车吉,北至哈达图。”
西汉置,属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北四十二里故城镇。东汉改涅县。即“涅县”。
又名翠微峰、石鼓山。即今江西宁都县西北翠微峰。《寰宇记》 卷108虔州虔化县: 金精石鼓山 “在县西北一十五里。旁有石鼓山”。《新定九域志》 卷6虔州: 金精山,“ 《图经》 云: 洞内有金床玉枕”。
即乌兰布拉克。今内蒙古武川县西九十里西乌兰不浪乡。民国 《绥远通志稿》 卷2: 武川县第七区设在乌兰不浪。
在今贵州三穗县西八里。《方舆纪要》卷122镇远府邛水十五洞长官司:岑药洞“崆峒深邃,莫测其际”。
唐长寿二年 (693) 改高唐县置,属博州。治所即今山东高唐县。神龙元年 (705) 复名高唐县。古县名。武周长寿二年(693年)改高唐县置,治今山东省高唐县。属博州。唐神龙元年(705年)复改名为高
①即今台湾省新竹县西北旧港。《清史稿·地理志》台北府:“旧港”等“并在新竹县西北入于海”。②即巴林冯。公元14世纪后改称旧港。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岸巨港一带。元汪大渊《岛夷志略》:旧港“自淡港
①在今湖北巴东县北。《周书·蛮传》:天和元年(566),陆腾讨向五子王,“时向五子王据石默城,令其子宝胜据双城。……腾虑双城孤峭,攻未易拔。……乃令诸军周回立栅,遏其走路。贼乃大骇。于是纵兵击破之,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