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盐池

盐池

①在今山西运城市南。《汉书·地理志》河东郡安邑县: “盐池在西南。” 《水经·涑水注》:“今 (盐) 池水东西七十里,南北十七里,紫色澄渟,潭而不流。水出石盐自然印成,朝取夕复,终无减损。惟山水暴至,雨澍潢潦奔泆,则盐池用耗。”

②在今甘肃敦煌市东四十七里。《元和志》 卷40燉煌县: 盐池 “池中盐常自生,百姓仰给焉”。

③又名允谷盐池。即今青海海晏县西北尕海。《汉书·地理志》 金城郡临羌县: “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僊海、盐池。北则湟水所出,东至允吾入河。” 《晋书·沮渠蒙逊载记》: 蒙逊 “遂循海而西,至盐池,祀西王母寺”。

④即达布逊淖尔。今青海格尔木市北东达布逊湖。《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 盐池 “在青海西海,周一百余里,产青盐”。


(1)古湖名。即今山西省运城市南解池。西汉武帝设官征利,历代不改。《汉书·地理志》:河东郡安邑县,“盐池在西南”,即此。唐分五池,为节度使争夺之地。宋并为东、西二池,各置盐场二。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又分为东、中、西三池,环池筑有拦马墙。(2)集镇名。(1)在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北部。属石桥驿乡。人口2100。为原盐池镇人民政府驻地。传清时此地有一庙,庙前石磴上小池每日盛满食盐供祭人食之,故名盐池庙。主产稻、小麦、油菜,盛产柑橘。矿产有硫铁、煤等。有农具、建材、酿酒等厂。石仙公路经此。(2)在甘肃省高台县城西北部。盐池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270。 明洪武年间筑土城,称盐池堡,设盐池驿,以有盐池得名。盛产食盐、芒硝。高石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辽隧县

    三国魏改辽队县置,属辽东郡。治所在今辽宁海城市西北高坨子附近。《三国志·魏书·毋丘俭传》:景初元年(237),“率幽州诸军至襄平,屯辽隧”。即此。

  • 明水镇

    ①金置,属章丘县。即今山东章丘市。②即今四川蓬溪县西南郪口乡。《清一统志·潼川府二》: 明水城 “今为镇,亦曰明水寨”。在黑龙江省明水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55.2平方千米。人口9.4万。镇人

  • 北阳镇

    金置,属邯郸县。在今河北邯郸县境。在河南省淇县南部。面积117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北阳,人口 2580。相传,早有高姓居此,故曾名高家屯。后因此地有一大沙沟,村处于沟北,故名。1957年设

  • 南胜县

    元至治中 (1321—1323) 置,属漳州路。治所即今福建平和县东南南胜。后至元三年 (1337)移治今平和县 (小溪镇)。至正十六年 (1356) 改名南靖县,并徙治双溪之北,即今福建南靖县东北靖

  • 越那笃

    即今黑龙江桦川县东北万里和通。为辽五国部之一越那笃的活动中心。元改置为脱斡怜万户府。

  • 紫陌桥

    即紫陌。相传为河伯聚女处,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城西北五里,临漳水。《水经· 浊漳水注》: “ (后) 赵建武十一年造紫陌浮桥于(漳) 水上,为佛图澄先造生墓于紫陌,建武十五年卒,十二月葬焉,即此处也

  • 单城县

    南朝宋置,属宋康郡。治所当在今广东阳西或电白县境。隋废。

  • 永唐县

    即永康县。在今四川安岳县南七十里。《旧唐书·地理志》 普康县:“后周永唐县。隋改为永康,移治伏强城,寻改为隆康。先天元年改为普康。”

  • 白洑驿

    在今湖北潜江市北。《方舆纪要》卷77潜江县:白洑驿“在县北。明初置驿于此。万历九年革”。

  • 白鹤梁题刻

    在今四川涪陵市北长江中。《舆地纪胜》卷147涪州:白鹤滩“在州之上流妃子园下”。又,石鱼“在涪陵县下江心。有双鱼刻石上,每一鱼三十六鳞,一衔萱草,一衔莲花。有石秤、石斗在旁。三五年或十年方一出,出必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