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岐水
即今广东中山市西侧石岐水道。上承横门水道,南流经市西,又南入磨刀门水入海。清光绪《广东图说》卷1:香山县有“石岐水”。
即今广东中山市西侧石岐水道。上承横门水道,南流经市西,又南入磨刀门水入海。清光绪《广东图说》卷1:香山县有“石岐水”。
在今广东台山市南海中上川岛,其西为下川岛。《寰宇记》卷157广州新会县:上川洲、下川洲“在县南二百六十里大海中,其洲带山湾浦极广,出煎香,有盐田,土煎盐为业”。《明一统志》卷79广州府谓:“上川石山而
1914年改峨边厅置,属四川建昌道。治所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南大堡镇。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迁今县治 (沙坪镇)。1984年改设峨边彝族自治县。旧县名。1914年由峨边厅改置,治大堡(今四
在今广东中山市东侧。《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香山县:大北山“在县(今中山市)城东一里,莲峰耸其前,金鼓角山峙其后。其与莲峰对峙者为石岐山”。
在今福建仙游县东南四十二里枫亭镇锦岭。蔡襄 (1012—1067) 字君谟,仙游人。进士出身,历任漳州军事判官、西京留守推官、福建转运使、枢密院直学士、端明殿学士和开封、福州、泉州等地郡守。工书法,为
即今辽宁盖州市熊岳镇西南三十五里李官村。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33:“(复州)北三十五里李官坟,北与盖平县头台子铺接界。”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置,属惠州卫。治所在长乐县(今广东五华县西北华城镇)。清废。
即今贵州赫章县东北海马姑。清同治六年(1867),陶三春率苗民起义军据海马姑。即此。在今贵州省赫章县东北。与猪拱箐相犄角,山壁陡立,前有大河。清同治六年(1867年),苗民起义军据海马姑,即此。
即萌渚岭。五岭之一。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南、贺县西北、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西南。唐杜佑 《通典·州郡》: 道州 “有甿渚岭,今谓之白芒”。《明史·地理志》 富川县: “东北有甿渚岭,即临贺岭,与湖广
在今云南洱源县西南一百里。《清一统志·大理府》:下江嘴“在浪穹县西南一百里。明洪武中置巡司。土官杨姓世袭。本朝因之”。
西晋太康初改南平县置,属建安郡。治所即今福建南平市。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废。民国《福建通志》卷2《沿革》:“东汉建安元年分侯官北乡置南平县,晋析为延平、宛平,殆取山川袤延,宛转中有平原之意。”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