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桥镇

石桥镇

①北宋置,属江阴县。在今江苏江阴市东南四十里。

②北宋置,属南阳县。即今河南南阳县北四十二里石桥镇。

③北宋置,属蕲水县。即今湖北罗田县东石桥镇。元祐八年(1093)置罗田县于此。元徙治今罗田县。

④即今湖北荆门市北石桥驿乡。《方舆纪要》卷77荆门州“沙洋镇”条下:“又有石桥驿在州北六十里。”清置巡司于此。

⑤即今四川简阳市北石桥镇。民国《简阳县志》卷2:石桥井“即石桥镇,俗呼石桥。在州北七里大江畔,产盐。清设州判分驻于此。雁江绕其左,舟楫往来,系引盐批验要地。民国废。初设分知事一人,嗣改为榷税官,近又改为场知事,仍驻于此”。

⑥即今陕西泾阳县西北桥底镇。《清一统志·西安府三》:石桥镇“在泾阳县西北四十里。旧有红花市”。


(1)镇名。(1)在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西南部,西邻安徽省。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石桥,人口 2000。古名石桥集,后改今名。1949年为石桥乡。1958年改公社,一度改称红光公社。1983年复为石桥乡,2000年改置镇。产稻、小麦、西瓜、大豆、花生。有无缝钢管、机械、服装、食品等厂。有公路通宁合高速公路和312国道。(2)在江苏省赣榆县东北部。面积79平方千米。人口6.4万。镇人民政府驻石桥,人口 7600。因有明九孔石桥而得名。1949年属第四区,1955年属芦阳区。1957年设石桥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1年置镇。2001年九里乡并入。西北部为低山丘陵,其余为平原。产稻、小麦、甘薯、花生、黄梨、苹果、桃、山楂、茶叶。矿产有榴辉石、瓷石、石英等。有高压电瓷、铸件、化工、罐头、水泥、石英等厂。204国道、汾灌公路经此。名胜有龟山。纪念地有小沙村东海战烈士冢、窦沟村民族英雄纪念碑。(3)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北部。面积39.7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石桥,人口 7070。因村北麦河上有石桥一座,故名。西汉至北周为西鄂县治,称盈溢镇。宋代名石桥河镇,后简称石桥。1949年建区,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改镇。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蔬菜等。有制镜、罐头、食用菌、水泥预制等厂。焦柳铁路经此,郑南西线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张衡墓、平子读书台、鄂城寺隋塔、汉槐、山陕庙石刻、西汉西鄂县城遗址等。(4)在江西省永新县东部。面积107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石桥,人口 1520。宋代建村,以溪水环绕,初名环浒,后产石灰有名,村东有日晖桥,易名石灰桥,简作石桥。1950年属石桥、官田等乡,1958年设石桥公社。1984年改乡,1998年改置镇。2001年日光乡并入。产稻、蚕茧。有斗上中型水库及水电站。有丝织、石灰等厂和畜牧场。永黄公路经此。南部有名胜梅田洞。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赣省苏维埃政府石印局设此。(5)在河南省宝丰县东部。面积68.5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大石桥村,人口 1870。跨石河两岸,河上建有石桥,取名大石桥,村以桥名。1949年建石桥区,1955年改大石桥乡,1958年改红星公社,1959年改大石桥公社,1961年改区,1965年复公社,1983年改乡,1990年置镇。产小麦、玉米、烟叶等。有采煤、机械、玻璃纤维、酿酒、电子仪表、造纸等厂。郑南西线公路经此。古迹有窦庄遗址、冢坡遗址等。(6)在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西北部。面积203平方千米。人口8万。镇人民政府驻石桥,人口 4830。明万历年间名邹家店,后在此地小河上修一石桥,故名。1948年属襄阳县第五区。1956年属石桥区,1958年属火箭公社,1962年复属石桥区。1975年改石桥公社,1984年置镇。2001年黑龙集镇并入。地处平原岗地。排子河流贯。产小麦、棉花、芝麻。多鲜鱼、莲藕。有矿泉水、食品加工、农机等厂,为县西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秦牛、老黄公路经此。(7)在湖南省嘉禾县北部。面积57.8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石市,人口 4250。以驻地石桥圩得名。1950年属第三区石桥乡,1958年改为石桥公社。1997年置镇。产稻、烤烟。矿产有煤、石灰石、白云石。镇区设有大型市场,是桂阳、嘉禾、新田三县农产品集散中心。有公路通郴州。(8)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东北部。面积230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石桥圩,人口 3300。明代建圩,因驻地旁石桥得名。1950年为苍梧县十区。1958年设石桥公社,1962年改区,1968年复公社,1984年改乡,1988年置镇。产稻、薯类、花生、玉米、豆类、甘蔗和铝土、金、汞、铅、大理石、重晶石等矿。有制糖、水泥、木材加工、农机、红砖、麻绳加工、发电等厂。名胜有龙岩。207国道和梧富公路经此。(9)在重庆市九龙坡区东北部。面积12.4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石桥,人口 2480。因有石桥和店铺,故名石桥铺。原为巴县辖地,1929年设石桥乡。1933—1940年其辖区先后划归重庆第十七区并建石桥铺镇。1950年改置石桥乡,隶第四区。1952年改隶第三区(沙坪坝区),1958年改为石桥公社,1984年复乡,1993年建镇。1995年从沙坪镇区划入九龙坡区。农产以蔬菜为主。有建材、机械、汽配、塑料等厂。石杨、石小、石新等公路经此。(10)在四川省简阳市境中部。面积92平方千米。人口8万。镇人民政府驻石桥,人口1.8万。因镇内石桥附近多盐井,名石桥井,故名。1949年置镇。1992年海井、石堰、解放、赤水四乡并入。主产棉花、油菜籽、柑橘等。特产有空心挂面、水蜜桃、梨、茉莉花等。有酿酒、饲料、食品、水泥、建材、花茶加工、制糖等业。为市内工商大镇。成渝铁路、成渝公路经此,沱江通航。(11)在四川省达县西北部。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11.7万。镇人民政府驻石桥,人口 4910。镇区汉时建场,明末重建。因有挑水河及小溪穿街而过,上架有石拱桥数座衔接东西街道,故名。1949年为石拱乡,1953年置镇。1956年撤镇入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85年置镇。有石油、天然气等矿。有炼油、制糖、农机、酿酒、建材等业。达广公路经此。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在此置区、乡苏维埃政府,保存有“列宁街”、“工农专政”等石刻标语多处。(12)在四川省泸县北部。面积82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石桥坝,人口 3000。清末形成聚落,因场侧有天生石跨溪为桥,故名。1949年为石桥乡,1958年为公社,1984年复为乡。1992年元通、马溪乡并入置石桥镇。产稻、油菜籽、蚕茧、织席、茶叶。有采煤、水泥、酿酒、陶瓷、石灰等厂。泸荣公路经此。(13)在贵州省盘县西南部。面积58.4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南冲村,人口 2190。清光绪年间于南冲河上建一石桥,故名。1953年前属普彝乡。此后置石桥、妥东、鲁番乡。1961年分置石桥、鲁番乡,1958年撤乡并入威箐公社。1961年析建石桥、鲁番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合并置石桥镇。产玉米、稻、小麦。特产白果。工业以焦煤、原煤生产为主。贵昆铁路经此设站,320国道经此。(2)集镇名。在甘肃省礼县城西南部、西汉水与谷峪河交汇处。石桥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000。古有九眼石桥,故名。盛产胡麻、油菜籽,所产烟叶出名。有水泥、综合加工等厂。设集贸市场,以骡马交易为主。礼马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西沙群岛

    中国南海诸岛中四大群岛之一,属海南省。在海南岛东南海中。包括宣德群岛和永乐群岛。清陈伦炯《海国闻见录》中即有西沙之名,谓“西沙者, 万里长沙分东西”。1843年有图表示。1915年称西沙群岛。以其地理

  • 天津桥

    隋大业元年(605)建于洛水上。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正南洛水上。《尔雅》:“箕斗之间为天汉之津。”故名。《元和志》卷5:“用大缆维舟,皆以铁锁钩连之。南北夹路,对起四楼,其楼为日月表胜之象。然洛水溢

  • 虹星桥镇

    即今浙江长兴县西南十八里虹星桥镇。清同治 《长兴县志》 卷1: 虹星桥镇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西引四安,南控梅溪,藩卫县城,溯游郡治。嘉、道之间列肆联廛,颇称繁庶”。在浙江省长兴县东部。面积47平方千

  • 津里镇

    ①清置,属绥化府。即今黑龙江省绥化市东北津河镇。《清史稿·地理志》 绥化府: 官商路“东津河镇赴余庆”。②即今安徽明光市东北津里镇。清光绪 《盱眙县志稿》 卷3: 津里镇,“ 《乾隆志》: 在县治西七

  • 和舍市

    即今海南省临高县南和舍镇。清置巡司于此。即今海南省临高县南和舍。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移博铺港巡检司治此,改名和舍巡检司。

  • 迈本岭

    在今海南省定安县西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05定安县:迈本岭“一名丫髻岭。自西南蜿蜒而东北,复峙一小峰,为县之主山”。

  • 修岭

    又名梅岭。俗呼为秀岭。在今江西广昌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6建昌府广昌县 “血木岭” 条下: 修岭 “在县西南六十里,接宁都县界。《旧志》:县西南百二十里有梅岭,与赣州虔化县分界。盖即修岭矣”。

  • 圈子堡

    清建城堡。在今河北枣强县西南二十五里卷子乡。

  • 打班堡

    即安远堡。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北安远镇。《方舆纪要》卷63古浪所“黑松堡”条内:“又东南三十里为打班堡,即安远驿也。”

  • 海胡站

    明改海吴 (亦作海哥) 站置,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东北海沟。明 《辽东志》 卷9: “海西东水陆城站: 底失卜站、阿木河站、海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