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周
春秋、战国齐邑。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左传》: 襄公十八年 (前555),晋人欲逐归者,鲁、卫请攻险,“十二月戊戌,及秦周,伐雍门之萩”。
古邑名。春秋、战国齐邑。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鲁襄公十八年(前555年),晋人攻齐,及秦周,伐雍门之萩,即此。
春秋、战国齐邑。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左传》: 襄公十八年 (前555),晋人欲逐归者,鲁、卫请攻险,“十二月戊戌,及秦周,伐雍门之萩”。
古邑名。春秋、战国齐邑。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鲁襄公十八年(前555年),晋人攻齐,及秦周,伐雍门之萩,即此。
南朝梁普通六年 (525) 于汉、晋铚县故城置,属睢州。治所在涣北县 (今安徽濉溪县西南七十里古城乡)。辖境相当今安徽濉溪、涡阳等县地。北齐废。南朝梁普通六年(525年)以汉、晋铚县故址置,治今安徽省
即今波斯湾西岸巴林国。《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有“八哈剌因”。即此。
即今福建宁德市东北云淡。明嘉靖八年(1529)置巡司于此。寻废。
亦名班巴、宾巴、冰坝。在今西藏边坝县东南。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5:“边坝即达隆宗,又名宾巴。”“边坝”,藏语意为吉祥、光辉。1960年与沙丁宗、杰顿谿合并设边坝县,后迁驻东马同。
在今河南濮阳县南,黄河北岸。清属开州,有州判驻此,兼理河工。
在今江苏东台市东南安丰镇。产海盐。民国初以富安、梁垛二场并入安丰场,改名安梁场。设场知事。1938年改名安丰镇。
①一作雁门。战国魏地。在今山西河津市南。《史记· 六国年表》: 秦孝公二十三年(前339),“与晋战岸门”。《史记·魏世家》: 魏哀王五年 (前314),“秦使樗里子伐取我曲沃,走犀首岸门”。②战国韩
秦置,属泗水郡。治所在今安徽凤台县。西汉属沛郡。东汉属九江郡。西晋属淮南郡。南朝宋废。北魏复置,为下蔡郡治。南朝梁为汴州治。隋属汝阴郡。唐属颍州。五代周显德四年(957)为寿州治。北宋为寿春府治。金为
一名马鞍山。在今海南省琼山县西四十里石山镇。《舆地纪胜》谓之马鞍山。《方舆纪要》卷105琼山县:西石山“山多石,下有洞,容数百人,出泉甚清冽。顶上有井,源与海通。其西南一里有递莲洞, 自石门入,径窦委
在今河南荥阳市北。《史记·项羽本纪》:“战荥阳南京索间。”《正义》引《括地志》:“小索故城在荥阳县北四里。京相璠《地名》云,京县有大索亭、小索亭,大、小氏兄弟居之,故有大小之号。”古城名。在今河南省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