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积石山

积石山

①亦名小积石山。在今甘肃永靖县西南杨塔乡境内黄河北岸。《元和志》 卷39枹罕县: “积石山,一名唐述山,今名小积石山。在县西北七十里。”炳灵寺开凿于此。

②一名大积石山。即今青海东南部阿尼玛卿山。《尚书·禹贡》: “导河积石,至于龙门。” 《汉书·地理志》 金城郡河关: “积石山在西南羌中。河水行塞外,东北入塞内。” 《续汉书·郡国志》 陇西郡河关:“积石山在西南,河水出。” 《清一统志 · 青海厄鲁特》: 积石山 “即今大雪山,番名阿木奈玛勒占木逊山。在西宁边外西南五百三十余里黄河北岸,其山延亘三百余里,上有九峰,高入云雾,为青海诸山之冠”。


古山名。(1)又称大积石山。即今阿尼玛卿山。《汉书·西域传》:“其河有两源:一出葱岭山,一出于阗。于阗在南山下,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蒲昌海,一名盐泽(今罗布泊)者也,去玉门、阳关三百余里,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水经注·河水》:“高诱称,河出昆山,伏流地中万三千里,禹导而通之,出积石山。”按黄河河源是今青海约古宗列曲,在积石山之西,与罗布泊无关,故云黄河重源之说非。(2)又称小积石山、唐述山。《史记·夏本纪·正义》引《括地志》:“积石山,今名小积石,在河州枹罕县(今甘肃临夏市)西七里。”《元和郡县志》河州枹罕县:“积石山,一名唐述山,今名小积石山,在县西北七十里。”鄯州龙支县(今民和县东南):“积石山,在县西九十八里。南与河州枹罕县分界。”


猜你喜欢

  • 恩溪岭

    在今广东仁化县北。《清一统志· 韶州府》: 恩溪岭 “在仁化县北一百二十里,接湖南桂阳县界。前为莲花岭,其下为恩溪,其左又有罗带水环流,相连为马岭,亦名马系发岭”。

  • 贯河镇

    又名灌河镇。金置,属交河县。在今河北泊头市西黄屯。

  • 谷阳镇

    北魏太和中于谷阳城置,即今安徽固镇县。寻置阳平郡。

  • 洛源监

    在今陕西商州市东。《新唐书·地理志》商州上洛郡: “有洛源监钱官。” 《清一统志· 商州》 “洛源监” 条引 《旧志》: “监在州东五十里孝野崖。”唐置,在今陕西省商洛市东。为钱官之所,属商州。后废。

  • 㟦山

    在今山西和顺县西。 《方舆纪要》 卷43和顺县: 㟦山 “在县西八十里”。

  • 龙山石窟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四十里龙山东巅。共有洞窟9个(其中第9窟已毁),开凿于古昊天观遗址旁东、南两个崖面上。洞窟主体分三部分,第4、5窟为一组, 居崖面主要位置;第1、2、3窟为一组,分上、中、下三层;第6

  • 武列水

    又名热河。即今河北承德市北武烈河。有三源: 一出于围场满族自治县东南鹦鹉河; 一出隆化县东北七老图山茅沟河; 一出承德县北玉带河。三支流于承德县西北汇合南流,经承德市南入滦河。《水经·濡水注》: 武列

  • 相国寺

    一名大相国寺。在今河南开封市内。在河南省开封市内。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战国时为魏公子信陵君故宅。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在此始修建国寺。唐延和元年(712年)睿宗为纪念他以相王即位,乃赐名大相国寺,并

  • 夏国

    元至正十七年 (1357) 农民义军领袖明玉珍由鄂入蜀,连破元军,陆续占有川蜀诸州县。二十年(1360) 据成都 (今四川成都市),自称陇蜀王。二十二年 (1362) 即帝位于重庆 (今四川重庆市),

  • 黄土梁镇

    即今河北平泉县北五十里黄土梁子镇。清道光 《承德府志》 卷7平泉州: 南境 “黄土梁,在会州城南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