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湖北黄陂县东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76黄陂县:大陂山“下有大陂,溉田百顷。或谓之九十三里陂。正德中刘六等啸聚于此”。古山名。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东北。山下有大陂,溉田百顷。明正德中,刘六等聚众
即今四川北川县东南通口镇。民国 《北川县志》 卷1: “通口设场于清雍正年间,为东路繁盛乡场。其河可通舟楫,往来甚便。”
西汉置,属上郡,为北部尉治。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境内。东汉废。
在今广西桂林市南三十里。《明一统志》卷83桂林府: 普安山 “山势蜿蜒回绕,有泉涌于山顶,四时不涸”。
即今四川名山县东北百丈镇。《寰宇记》卷77百丈县:“唐武德元年置百丈镇。贞观八年改镇为县。”(1)在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东部、澡港河流经。面积23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百丈,人口 2000
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北齐书·斛律光传》: 武平元年 (570),光救宜阳,屡破周军,“置筑统关、丰化二城,以通宜阳之路”。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北齐天统五年(569年)斛律光救宜阳,屡破周军,筑统关、丰
即石桥。在今陕西华县西石堤河上。见“石桥(1)(2)”。
即今安徽肥东县北护城乡。清置驿于此。
在今西藏工布江达县西北江达。清乾隆《西藏志·疆圉》: “工布江达、拉里、说板多、洛隆宗、昌都皆为要隘。”1960年改设工布江达县,后迁驻果林卡。1950年由太昭县改置(县级),治今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
唐置,属营州。治所在汝罗城(今辽宁义县东南石佛堡镇南王民屯)。辽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