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江
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为鸣水江上源。《方舆纪要》 卷108兴业县: 穿江在 “县西十里。源出葵山,东南流二十里,有石山穹窿,水过其下,东入郁林州境,即定川江之上源”。
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为鸣水江上源。《方舆纪要》 卷108兴业县: 穿江在 “县西十里。源出葵山,东南流二十里,有石山穹窿,水过其下,东入郁林州境,即定川江之上源”。
在今湖北省钟祥市南五十里。《舆地纪胜》 卷84郢州: 放鹰台 “在城南薮泽间,四望空阔,极目千里,而台居其中。旧传楚武王游猎放鹰于此。今尚存”。
一作白地。即今西藏浪卡子县北白地。《清一统志·西藏》 藏地诸城: 拜的城 “在日喀则城东三百三十二里”。又作雅尔博罗克勒巴底。清康熙年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浪卡子县东北白地。
唐武则天建。在今河南洛阳市北邙山翠云峰 (上清宫附近)。
又名布赖寺、别蚌寺。即今西藏拉萨市西北十里哲蚌寺。藏语意为堆米寺。明永乐十四年(1416)由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门徒降央却杰兴建,后经多次扩建,占地面积二十五万平方米。建筑宏伟壮观,是前
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西之万家沟。《水经·河水注》: “塞水出怀朔镇东北芒中,南流径广德殿西山下……西南入芒干水。”
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北。《方舆纪要》卷73龙安府平武县:两垭山“在府东北七十里。山岭分峙两垭,路通青川、广、昭等处”。
即今湖北新洲县西三十八里仓埠镇。民国《湖北通志》卷73《兵事》:清同治二年(1863)九月,捻军“东走黄冈,掠舟仓子埠”。
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境之纳伦 (林) 河,为锡尔河上游。《新唐书·西域传》: 石国 “西南有药杀水,入中国谓之真珠河,亦曰质河”。即“真珠河”。
在今四川雅江县河口镇西岸。清康熙四十年(1701)置中渡哑出卡土百户。后废。
北宋熙宁八年(1075)置,铸铜铁。在今安徽潜山县东。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置。在今安徽省潜山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