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泥
大理国会川府。在今四川会理县南十里。《元混一方舆胜览》 卷下: 会川路 “蛮名笼泥,汉语黄土城也,又名五川店,开会同府,蒙氏置会川逻”。
大理国会川府。在今四川会理县南十里。《元混一方舆胜览》 卷下: 会川路 “蛮名笼泥,汉语黄土城也,又名五川店,开会同府,蒙氏置会川逻”。
金贞元元年 (1153) 置,为火山军治。治所在今山西河曲县东南。大定二十二年 (1182) 为火山州治。后为隩州治。兴定四年 (1220) 移治黄河滩许父寨 (今河曲县城附近)。蒙古至元二年 (12
即今天津市塘沽区东北北塘镇。明、清均在此设防,并设有炮台。1860年“北塘之战”发生于此。北宁铁路有塘沽支线通此。区片名。在天津市塘沽区东北部,东濒渤海湾。始建于明初,传以陈姓来此定居,称陈家堡;后以
约在今四川西昌市境。明万历中,有安四儿者据此。《明史·李应祥传》: “土木安四儿者,居连昌城中,潜剽掠于外。至是知祸及,率党数百人走据虚郎沟”,为明军所获。
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莒县。《春秋》: 定公十四年 (前496),“城莒父及霄”。《论语·子路》:“子夏为莒父宰。” 即此。古邑名。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莒县西。《春秋》定公十四年(前496年):“城莒父
元置,属播州军民安抚司。约在今贵州都匀市东北。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丹寨县北清水江东岸。属播州军民安抚司。后废。
①在今福建莆田县东南海滨。《清一统志·兴化府》: 嵩山 “上有石室,苔纹成 ‘文笔峰’ 三字,宛然如书,刮去复然。旁有石室,俗呼仙姑岩”。②在今山东临朐县西南五十二里。《清 一统志·青州府一》: 嵩山
①西汉元鼎二年(前115)置,属犍为郡。治所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北绛溪河北岸。东晋永和中改属蜀郡。南朝宋改为鞞县。齐复为牛鞞县。西魏恭帝二年(555)改为阳安县。②隋大业十二年(616)置,属资阳郡。治所
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纳州。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境。天宝元年 (742) 属都宁郡,乾元元年 (758) 复属纳州。后废。
在今河南新安县西二十二里缺门山。《资治通鉴》: 唐乾元二年 (759),郭子仪与史思明战,自相州溃还至河阳,“将谋城守,师人相惊,又奔缺门”,即此。在今河南省新安县西。《资治通鉴》:唐乾元二年(759
元泰定三年 (1326) 于孟隆甸置孟隆路军民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云南景洪市南九十八里大勐龙。辖境约当今云南景洪市南部大勐龙周围地区。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府,后废入车里军民府。元泰定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