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红石峡

红石峡

一名雄石峡。即今陕西榆林市北十里红山。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名将马占山题“还我河山”于此。


又称雄石峡、雄山寺。在陕西省榆林市城北约3千米的红石崖上。东西对峙悬崖,中间水势湍急,撞声如雷,非常壮观。明成化八年(1472年),余子俊为副都御使巡抚延绥,凿石为渠,引水自榆林城西而下与无定河汇流,名渠为榆溪河。其上覆以大石桥,清同治时延榆道童兆蓉于桥壁题刻“力争上游”。峡壁上留有题刻颇多。其中有清代书法家陈璋题“三山拱翠”,清代名将左宗棠题刻的对联:“白云初晴如月之曙,黄唐在独与古为新。”还有东北抗日名将马占山的题字:“还我河山。”崖东石壁凿洞十余孔,名为雄山寺,拾级而上,有天门、地门之险,登临其上,红峡映日,分外耀目,为“榆林八景”之一。

红 石 峡


猜你喜欢

  • 管州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治所在管城县(今河南郑州市)。大业二年 (606) 废。唐武德四年(621) 复置。辖境相当今河南郑州、新郑二市和中牟、原阳等县地。贞观元年 (627) 废。②唐武德四

  • 鄌郚街

    春秋时名郚,后演变为鄌郚。即今山东昌乐县南鄌郚镇。明嘉靖 《昌乐县志》: 唐郚店集 “在县南五十里”。

  • 将乐馆

    北宋置,在今福建将乐县西南白莲乡。元至元初改为白莲站,明初改为白莲驿。北宋置,即今福建省将乐县西南白莲。元至元初改白莲站。

  • 佃湖镇

    即今江苏涟水县东北七十二里甸湖镇。清置巡司于此。

  • 余溪

    一名清江水。即今湖南祁东县南归阳河。《水经·湘水注》:余溪水“出西北邵陵郡邵陵县,东南流注于湘”。

  • 东方县

    1933年7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黎川、光泽(闽)、邵武(闽)三县析置,驻上观(今福建光泽县西南上观)。1934年废。旧县名。(1)中央苏区闽赣省设。1933年由黎川、光泽、邵武三县析置(黎川县今属江西省

  • 南栾县

    即南䜌县。 在今河北巨鹿县北十里夏旧城。《魏书·地形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和志》 均作南栾县。古县名。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以旧南䜌县置,治今河北省巨鹿县北。

  • 神山镇

    一作神仙镇。唐置,属北庭都护府。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南。(1)在山东省苍山县东北部。面积71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神山,人口7000。因村北有神山而得名。1950年设神山区,1958年成立

  • 炭步墟

    即今广东花都市 (新华镇) 西南炭步镇。清设水西巡司于此。

  • 加林错

    即嘉零湖。今西藏申扎县西北格仁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