绰斯甲布宣抚司
清康熙四十一年 (1702) 置绰斯甲布安抚司,乾隆四十一年 (1776) 升为宣抚司。治所在今四川金川县西北观音桥绰斯甲土司官寨。后废。
清康熙四十一年 (1702) 置绰斯甲布安抚司,乾隆四十一年 (1776) 升为宣抚司。治所在今四川金川县西北观音桥绰斯甲土司官寨。后废。
在今广东云浮市西四十里。《清一统志·罗定州》:白梅堡“周六十八丈。……明万历中平罗旁后置,安插狼兵耕守于此。今废”。明万历中置,在今广东省云浮市西南。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北白沙岛东。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3:鸟屿,“澎有北鸟屿,有南鸟屿。北鸟屿澎民往之,以时张网捕鱼;南鸟屿则无民居。《广舆》所载必北鸟屿无疑”。高拱乾《台湾府志》卷1:鸟屿“此屿多鸟,因
在今江西安福县西。《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寅陂 “在安福县西四十里。横截卢水,下流达县前,溉田一万三千亩。宋治平初,知县黄中庸兴筑,至今民享其利”。
①北宋置,属原武县。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②即陈桥驿。北宋置,属祥符县。在今河南封丘县东南二十六里陈桥乡。五代周末,大将赵匡胤于陈桥驿被军士拥立为帝。(1)在江苏省金湖县西北部。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2
在今新疆昌吉市南。《清一统志·迪化州》: 孟克图岭 “在昌吉县南。山脉自哈屯博克达山,东行三百余里,至此冈峦特峻”。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3: 孟克图岭,“准语,孟克,经久之意。山雪经年不消,故名
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北十五里。《元史·宪宗纪》:九年(1259),“二月丙子,帝悉率诸兵渡鸡爪滩,至石子山”,围攻钓鱼山城。
在今河南清丰县东南三十里。1944年8月至1945年10月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及冀鲁豫军区司令部驻此。
即今江苏邳州市北之东泇河。由山东苍山县入境,与西泇河会,是为泇河。元于钦《齐乘》卷2:“泇水有二:东泇出沂州西北其山。”
①亦名雷音洞。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五十里石经山顶,就洞建堂。民国《房山县志》卷3:石经山“山上有石堂东向,方广五丈,曰石经堂,四壁皆嵌以石刻佛经,中四石柱皆刻佛像”。堂左右及堂下建有藏经洞九处。②北宋
又作九里。在今河南巩义市南。《韩非子·说林上》:“魏惠王为臼里之盟,将复立天子。”即此。古邑名。又作九里。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省巩义市南。《韩非子·说林上》:“魏惠王为臼里之盟,将复立于天子。”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