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绿淇江

绿淇江

在今广西博白县东十里。为南流江东支流。《方舆纪要》 卷108博白县: 绿淇江 “在县东南十里。源出洞房山。……流汇于南流江”。


猜你喜欢

  • 张禄口

    又名赵皮塞。在今河南兰考县北。《清一统志·开封府》:赵皮塞“在兰阳县(今兰考县)北十六里。一名张禄口, 明嘉靖中河尝决于此”。又称赵皮寨。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北。明嘉靖时黄河决口于此。

  • 紫云 (雲) 溪

    即今福建邵武市北富屯溪。《方舆纪要》 卷98邵武府邵武县: 紫云溪 “在府城北。源出光泽县之西北二溪,合流入境,会诸溪水东下经城北,其流益大。又东南至顺昌县之富屯,下流入顺阳溪,俗名大溪”。

  • 车里路

    一作彻里路。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置,治所在景兰城(今云南景洪市东南曼景兰)。明洪武十九年(1386)改为车里宣慰司。见“车里(1)”。

  • 万束陂

    在今江苏金坛市东三十里。《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金坛县:万束陂,“《祥符图经》:陂宜稻,顷收万束,因名”。

  • 淡水港

    即今台湾省本岛北部淡水河。清乾隆间范咸 《重修台湾府志》 卷1: 淡水港 “在 (淡水) 厅治北二百里海口。水程十里至关渡门,内有大澳,分为二港,西南至摆接社止,东北至峰紫峙止,番民往来俱用蟒甲,墺内

  • 屏风山

    ①亦名屏风岩、程公岩。即今广西桂林市东北屏风山。南宋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 “屏风岩,在平地断山峭壁之下。入洞门,上下左右皆高广百余丈,中有平地,可宴百客。仰视钟乳,森然倒悬者甚多。蹑石磴五十级,有

  • 深袅山

    在今浙江浦江县西五十里。《元丰九域志》卷5: 婺州浦江县 “有深袅山”。《方舆纪要》 卷93金华府浦江县: 深袅山 “重峦复嶂,峭拔千仞,溪流清澈,即浦阳江之源也”。

  • 浦庄市

    即今江苏吴县西南浦庄镇。清同治 《苏州府志》 卷29 《乡都图圩村镇》: 七都十二图中有 “浦庄镇”。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吴县记: “城西南有……浦庄、黄芦、大村等市。”

  • 大通桥

    ①即今江苏南京城中华门西、城墙西南转角处附近之赛虹桥。《明一统志》卷6南京:大通桥、柏川桥“俱在长安右门外,跨运渎”。②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南。《清一统志·凤阳府》:大通桥“在凤阳县东南十里。本名永安桥,

  • 锡兰河

    亦名溪浪河,双川河。即今吉林舒兰市东之呼兰河,北流注入拉林河。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8: “锡兰,(满语) 相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