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肃州

肃州

①隋仁寿二年 (602) 分甘州置,治所在福禄县 (隋末改为酒泉县,今甘肃酒泉市)。大业初废。唐武德二年 (619) 复置。辖境相当今甘肃疏勒河以东,高台县以西地区。天宝元年 (742) 改为酒泉郡,乾元元年 (758) 复改肃州。大历后陷于吐蕃。宋时属西夏。蒙古至元七年 (1270) 改置肃州路。明为肃州卫。清雍正七年 (1729) 复置肃州,直隶甘肃省。辖境相当今甘肃酒泉、高台两县地。1913年改为酒泉县。

②辽置,治所在清安县 (即今辽宁昌图县,一说在今昌图县南一营盘子)。辖境相当今辽宁昌图县一带。金皇统三年 (1143) 废。


(1)隋仁寿二年(602年)置,大业初废。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治福禄县(隋义宁中改为酒泉县,今甘肃酒泉市)。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疏勒河以东、高台县以西地区。大历元年(766年)地入吐蕃。大中初张议潮曾夺回其地。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又属西夏,以为番和郡。蒙古至元七年(1270年)置肃州路,属甘肃行省;明初改为卫,属陕西行都司。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酒泉、金塔、嘉峪关等市县。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直隶州,属甘肃省,辖境东展至今高台县。1913年废。(2)辽置,治清安县(今辽宁昌图县)。属辽阳府。辖境相当今辽宁省昌图县。金皇统三年(1143年)废。


猜你喜欢

  • 七里河

    ①在今山西原平县北。《方舆纪要》卷40崞县:七里河“在县北,南流入于滹沱河”。②在今山东青州市南。《方舆纪要》卷35青州府益都县:“七里河在府南。源出劈山之阴。又有石井水,亦出劈山,流经废广县城东,七

  • 宁朔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宥州置,治所延恩县(今内蒙古鄂托克旗南境)。辖境相当今内蒙古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及乌海市。至德二载(757)改为怀德郡。乾元元年(758)复改为宥州。

  • 普驮隘

    在今广西西林县东南。《清一统志·泗城府》: 普驮隘 “在西林县西北一百十里。本朝康熙六年建,路达西隆州,山径盘曲最为险要,有兵防汛”。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东南普合。清康熙六年(1667年)驻兵防守

  • 羊灌田守捉城

    唐置,属彭州。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 一说在今彭州市西北隆丰镇东南二里。《资治通鉴》:唐元和元年(806),高崇文“克成都。刘辟、卢文若帅数十骑西奔吐蕃,崇文使高霞寓等追之,及于羊灌田”。即此。

  • 腰营山

    在今四川兴文县北。《方舆纪要》 卷72泸州卫: 腰营山在 “卫北二十里。明初命将南征,师出州境,尝屯驻于此”。

  • 校椅墟

    亦作交椅塘、狡椅墟。即今广西横县北五十里校椅镇。明嘉靖 《南宁府志》 卷2: 横州有交椅墟。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横州图: 北有狡椅塘墟。

  • 靖安州

    明永乐五年 (1407) 改安邦州置,属新安府。治所在同安县 (今越南东北部广宁省横蒲)。辖境相当越南广宁省地。宣德二年 (1427) 以后地入安南。

  • 清冷溪

    即今四川高县东之南广河。《方舆纪要》卷70高县: 清冷溪 “在县治东。出珙县九砦,流入县界。又东北经庆符、南溪县境,注于大江。溪多石,舟楫难行。昔人凿去险阻,方可通筏。一名复宁溪”。

  • 洛都县

    ①西汉置,属上郡。方位缺考,当在今陕西省北部。东汉废。②唐置,属羁縻归化州。治所在今广西柳城县东南融江东岸洛文村。北宋庆历四年 (1044) 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西北古州东北洛文

  • 阳春县

    南朝梁置,为阳春郡治。治所即今广东阳春市。隋属高凉郡。唐武德四年(621)为春州治,天宝初为南陵郡治,乾元初复为春州治。北宋熙宁六年(1073)属南恩州。明洪武元年(1368)属新州,次年属肇庆府。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