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舂陵县

舂陵县

①秦置,属长沙郡。治所即今湖南宁远县北五十六里柏家坪镇。西汉高帝五年 (前202) 属长沙国。元朔五年 (前124) 属零陵郡。武帝封长沙定王子买为舂陵侯。即此。《水经·湘水注》: 舂陵县“本冷道县之舂陵乡,盖因舂溪为名矣”。初元四年(前45) 徙废。三国吴复置,仍属零陵郡。移治今宁远县西。东晋改属营阳郡。南朝梁属永阳郡。隋开皇九年 (589) 废入营道县。

②西魏置,为安昌郡治。治所在安昌城 (今湖北枣阳市南三十里)。隋大业初属舂陵郡。唐贞观元年(627) 废。


古县名。(1)秦置,属长沙郡,治今湖南省宁远县东北。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属长沙国。元朔五年(前124年)封长沙定王子买为舂陵侯,改属桂阳郡。元鼎六年(前111年)又改属零陵郡。因舂陵水为名。初元四年(前45年)买孙仁徙封南阳郡蔡阳县之白水乡,县废为乡,属泠道县。三国吴复置,仍属零陵郡,移治今宁远县西。东晋穆帝改属营阳郡,南朝梁、陈属永阳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并入营道县。1954年长沙西汉墓中曾出土“舂陵之印”一枚。(2)西汉初元四年(前45年),徙封舂陵侯仁于蔡阳县白水乡置舂陵侯国。治今湖北省枣阳市南。属南阳郡。东汉改名章陵县。三国魏改为安昌县。南朝宋废。西魏复置,为安昌郡治。唐贞观元年(627年)废入枣阳县。


猜你喜欢

  • 梅城山

    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南七十里。《方舆纪要》卷21临淮县: 梅城山在 “县东四十里。以山岩如城而名”。

  • 梦哥山

    亦作蒙可山。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东大兴安岭北段。《元史· 伯帖木儿传》: 至元二十四年 (1287),平叛王乃颜,“追至梦哥山,并擒金家奴”。

  • 安城

    ①战国魏邑。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史记·魏世家》:魏无忌谓魏王曰,“通韩上党于共、宁,使道安城, 出入赋之”。《正义》引《括地志》云:“故安城在郑州原武县东南二十里。”②亦作安乡。即今河北无极县东南六

  • 玉古尔

    一作布古尔。即今新疆轮台县。清乾隆《西域图志》卷15:玉古尔“有城垣,当孔道。盖即古轮台地也”。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置轮台县于此。即“布古尔”。

  • 峡江镇

    隋开皇中置,属新淦县。即今江西峡江县西南巴邱镇。明初置巡检司,嘉靖五年(1526)升为峡江县。古镇名。隋开皇年间置,在今江西省峡江县。明初置巡检司于此,嘉靖五年(1526年)升峡江县。

  • 南化塘

    即今湖北郧县东北六十四里南化塘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郧县东北有南化塘。

  • 鄋瞒

    又名长狄。春秋时夷国。在今山东境内。《左传· 文公十一年》: “初,宋武公之世,鄋瞒伐宋,司徒皇父帅师御之。……以败狄于长丘,获长狄缘斯。……齐襄公之二年,鄋瞒伐齐,齐王子成获其弟荣如,埋其首于周首

  • 十八里铺驿

    即今安徽颍上县西北十八里铺乡。清乾隆年间置驿。

  • 吕城镇

    北宋置,属丹阳县。即今江苏丹阳市东南五十里吕城镇。《舆地纪胜》卷7镇江府: 吕城镇“乃吕蒙所筑”,故名。明置巡司于此。在江苏省丹阳市东南部、京杭运河两岸,东邻常州市武进区。面积34平方千米。人口3万。

  • 乐安水

    即今贵州遵义县(南白镇)东北洛安江。《明一统志》卷72播州宣慰司:乐安水“在宣慰司(今遵义市)东七十里。源出筋竹平里山涧,转流入乌江。舟楫济此无险,得以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