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塘十三村
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北七十里。《方舆纪要》卷101恩平县“鼓角楼山”条:嘉靖三十五年(1556)瑶民起事,督臣谈恺率军讨伐,“官军扳崖而上,克塘茶,进拔良塘十三村”。即此。
在今广东省恩平市西北。明时诸瑶之寨名。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瑶族起事,官军镇压,拔此地。诸瑶乞降。
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北七十里。《方舆纪要》卷101恩平县“鼓角楼山”条:嘉靖三十五年(1556)瑶民起事,督臣谈恺率军讨伐,“官军扳崖而上,克塘茶,进拔良塘十三村”。即此。
在今广东省恩平市西北。明时诸瑶之寨名。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瑶族起事,官军镇压,拔此地。诸瑶乞降。
即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东南奎苏乡。清道光 《新疆识略》 卷2巴里坤: 奎苏塘 “东至松树塘八十里”。
唐久视元年(700)置,属巴州。治所在今四川巴中市西北一百二十里。一说在今巴中市西南一百四十里花丛场。《寰宇记》卷139七盘县:“因山为名。”北宋熙宁三年(1070)废入恩阳县。古县名。武周久视元年(
北宋熙宁五年 (1072) 改陵州置,为盐监。治所在仁寿县 (今四川仁寿县)。《寰宇记》 卷85陵井监: “按 《图经》: 汉时有山神号十二玉女,为道人张道陵指陵上开盐井,因此陵上有井名陵井。”监以陵
又作麻岚。即今山东平度市东三十里麻兰镇。清道光 《平度县志》 有麻栾。
①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十里。《方舆纪要》卷27繁昌县:大阳山“在县西。其相接者为小阳山。有龙池,虽旱不竭。山之西麓,尽于江中,有板子矶,一名返秦矶”。②即今湖北京山县北许家寨。《宋书·柳元景传》:元景自
北宋政和元年(1111)废乐古县置,属平州。在今贵州黎平县南永从乡西。后废。
在今山西介休市北关顺城街。是三结义庙前的乐楼,因三结义庙旧称玄神庙,故习称玄神楼。明万历年间改建。乐楼平面呈凸字形,突出部分跨大街,楼下能通行车马,极为别致。为我国建筑史上的精品。
在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一百里下花园区。《清一统志·宣化府三》:上花园“在宣化县东南四十里。又有下花园在县东南五十里。相传皆辽萧后种花处”。
元荨麻林,后讹为洗马林。又名西马营。明宣德十年 (1435) 筑城,属万全右卫。在今河北万全县西南五十里洗马林镇。《方舆纪要》 卷18万全右卫: 洗马林堡,“其镇河台为最冲,边外大谎堆桂柏山皆部长驻牧
即今广西贺县东北桂岭镇。隋置桂岭县于此。清设县丞及千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