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蒲河。今内蒙古达拉特旗东之东柳沟。《清一统志·鄂尔多斯》: 蒲河 “在左翼后旗东一百四十里。蒙古名呼鲁苏台。源出插汉拖罗海冈,东北流入蒲池”。
即今贵州绥阳县东南郑场镇。清道光《遵义府志》 卷6绥阳县: 郑家场在 “城南二十里”。
即今四川沐川县西北凤村乡。清乾隆《屏山县志》卷1:凤村乡在“县西北三百二十里。有凤村场”。产铁,清乾隆间尝设炉开采。
即今台湾省本岛北部淡水河。清乾隆间范咸 《重修台湾府志》 卷1: 淡水港 “在 (淡水) 厅治北二百里海口。水程十里至关渡门,内有大澳,分为二港,西南至摆接社止,东北至峰紫峙止,番民往来俱用蟒甲,墺内
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北三里周公庙东南。《清一统志·兖州府二》:伯禽井“水清冽而甘,亦名甘井”。
在今陕西石泉县西北饶风关北。《宋史·吴玠传》: 南宋绍兴三年 (1133),玠与金人大战饶风关,“会玠小校有得罪奔金者,导以祖溪间路,出关背,乘高以阚饶风。诸军不支,遂溃,玠退保西县”。《方舆纪要》
即今吉林安图县西南、敦化市南松花江支流富尔河。清乾隆 《钦定盛京通志》 卷27: 富勒呼河 “国语 (满语),富勒呼,口袋也。(吉林) 城东南一千一百二十五里,源出额敦山,南入赫通额河”。
在今河南登封市北。为嵩山之东部。《汉书·武帝纪》:元封元年(前110),“亲登嵩高。……其令祠官加增太室祠”。注:韦昭曰,“嵩高山有太室、少室之山,山有石,故以名云”。在河南省登封县北。嵩山之东峰。古
秦章邯筑,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南十五里王家附近。北周大象二年(580)始平县尝移治于此。
或作戛洒、戛色。即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八十四里戛洒乡。光绪 《大清直省地舆全图》:新平县西有戛赛。傣语 “戛” 为街子,“洒” 为沙滩,意即沙滩上的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