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苏仙岭

苏仙岭

在今湖南汝城县东一里。《清一统志·郴州一》:苏仙岭“以苏耽得名”。


在湖南省郴州市东2.5千米处。又称苏仙山、马岭山、牛皮山、白马岭、龙头岭等。传说汉苏耽于此得道飞升称今名。海拔526米。山势秀丽,万木葱茏。历史上为道教名山,多名胜古迹。山顶有唐建苏仙观,观后有一巨石突兀,传为苏耽升仙台。山麓白鹿洞旁有三绝碑(秦观词、苏轼跋、米芾书)。从白鹿洞至苏仙观,共1760级,两旁古松林立。山势秀丽,万木葱茏,有“湘南胜地”之称。张学良于1938年曾被软禁于观堂东北角住房内。据说,张曾在墙上题有“恨天低,大鹏有翅愁难展”之句。已辟为公园。


猜你喜欢

  • 长平城

    战国赵地。在今山西高平市西北二十里。《史记·秦本纪》: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北魏高平县治此。北齐移治泫氏,此城遂废。

  • 胡奴阜

    在今甘肃天水市西。《资治通鉴》: 东晋太元十一年 (386),前秦将苻登,“进攻姚硕德于秦州,后秦主 (姚) 苌自往救之,登与苌战于胡奴阜,大破之”。在今甘肃省天水市西。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年),前

  • 沃野设治局

    1930年改陶乐设治局置,属绥远省。治陶乐湖滩(今宁夏陶乐县西南高仁镇)。1937年复名陶乐设治局。1930年由陶乐设治局改名,治陶乐湖滩(今宁夏平罗县高仁镇)。属绥远省。1937年复名陶乐设治局,并

  • 永淳县

    北宋元祐三年(1088)改永定县置,属横州。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北峦城镇北郁江东岸。元至正十二年(1352)迁治三洲村(今峦城镇西南十里)。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迁今峦城镇(旧永淳县),属南宁府。民

  • 纳文慕仁盟

    原称西布特哈地区,即清末所设西路布特哈总管衙门所辖区域。1932年伪满洲国在此设兴安东分省。1945年解放,1946年3月,在扎兰屯成立纳文慕仁省政府,同年6月改称纳文慕仁盟,属兴安省。“纳文慕仁”,

  • 红楼

    ①即北京大学红楼。在今北京市东城区沙滩五四大街。原为北京大学第一院宿舍。②又名明远楼。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山区文明路广东博物馆院内。始建于明,清代重修。是一座木结构古式楼房。为主考楼。光绪二十八年(190

  • 派赖

    即今缅甸北部糯千卡河 (即小江) 南侧的派赖。清代属腾越州明光隘土把总。光绪 《续云南通志稿》 卷99土司: 明光隘土把总 “北至派赖河一百里野夷界”。

  • 寿

    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三十六年(前271),“客卿竈攻齐,取刚、寿”。此即寿邑。《水经·汶水注》:“汶水西南流径寿张县故城北,春秋之良县也。县有寿聚。汉曰寿良。”古邑

  • 木栾店

    即今河南武陟县治木城镇。《明史·河渠志五》:万历三十三年(1605),范守己言:“近者十年前,河沙淤塞沁口,沁水不得入河, 自木栾店东决岸。”即此。1939年武陟县徙治于此。在今河南省武陟县境,濒沁河

  • 下雉县

    西汉置,属江夏郡。治所在今湖北阳新县东南。《汉书·伍被传》:被谓淮南王安曰:“有寻阳之船,守下雉之城。”即此。三国吴属武昌郡。东晋义熙中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湖北省阳新县东。属江夏郡。西晋初废入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