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英吉沙县

英吉沙县

1913年改英吉沙尔厅置,属新疆喀什噶尔道。治所即今新疆英吉沙县。清祁韵士《西域释地》: “英吉谓新,沙尔城也。以新立此城名之。” 1930年属喀什噶尔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昆仑山系公格尔山东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属喀什地区。面积 4019 平方千米。人口22.9万。辖1镇、13乡。县人民政府驻英吉沙镇。英吉沙是由维吾尔语“英伊沙尔”的音译演变而来,是“新城”之意,因英吉沙城曾屡遭兵燹多次迁地新建。公元1000年喀拉汗国玉苏甫喀迪尔汗在英吉沙县托普洛克乡的木孜鲁克一带新建一座城堡,1009年建成后取名为“英伊沙尔”城。1835年英吉沙城迁今址。清光绪八年(1882年)置英吉沙直隶厅,属喀什噶尔道。1913年废厅设县。1949年属喀什专区,1955年直属南疆行政区,1956年复属喀什专区。1970年属喀什地区。地处于库山河、依格孜也尔两河的洪积平原,喀拉克山由西向东横贯全县,把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境内海拔高度在 1212~1913 米之间,主要河流库山河和依格孜也尔河,是全县农作物灌溉的主要水源。属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农产小麦、玉米、棉花等,是中国色买提杏子主要产地,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以上。主要矿产有煤、石灰石、石膏、水晶、铜、铁、铅等。工业有采矿、电力、水泥、建材等。特色产品有英吉沙小刀、艺术彩陶、印花土布及土特产品色买提杏子、巴达木干果;还是“达瓦孜”民间艺术发祥地。315国道和县乡公路纵横县境。古迹有艾提尕美其特清真寺及代尔瓦孜美其特清真寺。


猜你喜欢

  • 硖源县

    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羁縻麟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后废。

  • 失儿湾沙

    一作设里汪。在今里海西北、高加索山附近。《元史·曷思麦里传》 帝:“命曷思麦里招谕曲儿忒、失儿湾沙等城,悉降。”

  • 周党镇

    一名周党畈店。即今河南罗山县南周党镇。清乾隆 《罗山县志》 卷1 《镇店》: “周党镇,南八十里。”在河南省罗山县东南部。面积125.5平方千米。人口5.2万。镇人民政府驻周党畈村,人口 7270。明

  • 唐中池

    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长安故城西南。《史记·封禅书》: 西汉太初元年 (前104) 作建章宫,“其西则唐中,数十里虎圈”。《三辅黄图》卷4: “唐中地,周回十二里,在建章宫太液池之南。”在今陕西省西安

  • 永宁驿

    ①明洪武二年(1369)设,在今广西陆川县南。《方舆纪要》卷108陆川县:永宁驿,“《舆程记》: 自永宁而东南, 由回龙、流埇、麻陂、墟洞、尾流、茶六等河,七十二里达广东石城县之三合驿”。②明置,在今

  • 葱岭南河

    又称葱岭河。即今新疆西南部之叶尔羌河。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1: 叶尔羌河 “发源葱岭中南道,故曰南河矣”。宣统 《新疆图志》 卷69:叶尔羌河 “二源,一为泽普勒善河,一为听杂阿布河,汇为叶尔羌

  • 孟陵县

    唐武德四年 (621) 于故猛陵县置,属藤州。治所在今广西苍梧县西北五十里人和镇孟陵。贞观八年 (634) 属梧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入苍梧县。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猛陵县置,治今

  • 业州

    ①北周建德三年(574)置,治所在建始县(今湖北建始县东三十五里州基山下)。隋大业初废。义宁二年(618)复置。唐贞观八年(634)废。②唐开元二十年(732)改鹤州置,治所在夜郎县(今湖南芷江侗族自

  • 丹溪

    即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东北木洞小河。《舆地纪胜》卷175重庆府:丹溪“在府东南二百八十里。源出涅婆山,水色如丹,因名”。《方舆纪要》卷69重庆府巴县:丹溪在“府东南二十八里。从群山中流出,水色如丹”。《

  • 阿剌山

    在今云南华坪县北。通四川盐源县。清有守备把总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