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蜒窝集
在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8: 玛延窝集 “吉林城东北四百五十里”。《清史稿·地理志》 长寿县: “蚂蜒窝集岭,蚂蜒河出。”
在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8: 玛延窝集 “吉林城东北四百五十里”。《清史稿·地理志》 长寿县: “蚂蜒窝集岭,蚂蜒河出。”
南宋淳熙十六年 (1189) 升恭州置,治所在巴县 (今四川重庆市)。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53重庆府: “以介乎顺 (庆)、绍 (庆) 府二庆之间”为名。实为赵惇于淳熙十六年 (1189) 于此
又名西乌珠穆沁旗。后金崇德六年(1641)置,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驻地在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北。1914年划归察哈尔特别区,1928年属察哈尔省。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与乌珠穆沁左旗、
①在今湖南沅陵县西二百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81沅陵县: 清水堡 “永乐初建,有营垒房屋,设官兵戍守”。②即今陕西府谷县北六十里清水乡。《清一统志·榆林府二》: 清水堡 “明成化中置,城在山坡,周三
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北。《资治通鉴》:唐武德七年(624)七月,“扶州刺史蒋善合击吐谷浑于松州赤磨镇,破之”。即此。古镇名。在今四川省松潘县东北。唐武德七年(624年),扶州刺史蒋善合击吐谷浑于松州赤磨镇
1933年8月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由贵溪县南部设置,驻冷水坑 (今江西贵溪市南冷水镇)。1934年1月废。(1)旧县名。闽浙赣苏区设。1933年初由江西省贵溪县南部析置,治今贵溪市冷水坑。以位县南得名。1
指清代新疆南部喀什噶尔 (今新疆喀什市)、叶尔羌 (今莎车县)、英吉沙尔 (今英吉沙县)、和阗 (今和田市) 四城。嘉庆二十五年(1820) 大小和卓木后裔张格尔利用维吾尔族人民对清政府地方官的不满,
①西周封国。姬姓。都沬邑(今河南淇县)。《史记·卫康叔世家》: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后,“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 居河、淇间故商墟”。公元前660年,狄破卫,徙都曹(今河南滑县东)。前658年又徙都楚丘
即今云南弥渡县西北红岩西之西山。《清一统志·大理府》 引《明地理考》:“宾川州南毕钵罗窟山,即赵州之白崖西山也。”又引明李元阳《记》曰:“一名宾波罗窟,在白崖川西。山岩壁立,耸拔千余丈,其下林麓蓊郁。
又作意气松、伊奇松站。清置,在今吉林敦化市西北意气松。《清一统志·吉林二》 “额赫茂站”条下:“(图依屯站)过此八十里有伊克苏小站。”
亦作裕勒阿里克。在今新疆叶城县南。《清一统志·叶尔羌》:裕勒阿里克“在叶尔羌城南三百里,有小城。在汉为西夜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