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峰山
一名道人峰。在今福建邵武市南。《方舆胜览》 卷10邵武军: 道人峰 “在邵武县南八十里。负长溪面樵水。…… 《郡志》 云,昔有道人结庵修竹,号龚圣者,喜乘龙往来,颇有异迹,敕封神济妙应大师”。
一名道人峰。在今福建邵武市南。《方舆胜览》 卷10邵武军: 道人峰 “在邵武县南八十里。负长溪面樵水。…… 《郡志》 云,昔有道人结庵修竹,号龚圣者,喜乘龙往来,颇有异迹,敕封神济妙应大师”。
又称橄榄坝。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即今云南景洪市东南勐罕镇。傣语 “勐” 为坝子,“罕”即 “费罕”, 为梭布。 以盛产棉花、 善织土布得名。一说乡民用梭布铺路迎接佛主,
亦作都县。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纳州。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境。天宝元年(742) 属都宁郡,乾元元年 (758) 复属纳州。后废。
即洛阳县。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汉书·地理志》 作 “雒阳县”。
在今湖北郧县东汉水东岸安阳口。《方舆纪要》卷79郧阳府郧县“马山口堡”条下:“其相近者曰安阳口店。”《清一统志·郧阳府》:安阳口店“在郧县东五十里”。民国《湖北通志》卷36郧县:安阳口“同治元年,粤逆
西汉神爵二年(前60)置,治所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东野云沟附近)。辖玉门关、阳关以西,天山南北,西包乌孙、大宛、葱岭这一范围内的西域诸国。王莽天凤三年(16)后西域不通,都护府亦废。东汉永平十七年(
即今广西贵港市西南五十里石卡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贵县图:西南有石罅墟。
明洪武十四年 (1381) 降漷州置,属通州。治所在今北京市通县东南四十里漷县镇。清顺治十六年 (1659) 废入通州。古县名。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降漷州置,治今北京市通州区东南漷县镇。属顺天府
即今安徽涡阳县东南高炉乡。民国 《涡阳风土记》 卷2: 高炉集 “属柳桥堡,东偏南二十五里……有弘治寺”。
亦作白卯山。在今蒙古国东方省哈拉哈河支流纳墨尔根河流域一带。杨荣《北征录》: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北征阿鲁台,至答兰纳木儿河,“宁阳侯陈懋、忠勇王王金忠亦还,奏曰:臣等引兵抵白卯山,咸无所遇”。《
在今湖北应城市西南。《方舆纪要》卷77应城县:五龙港在“县西南四十里。源出京山县界林泉山,流入境分为二港,俱至于县西南五十里之三台湖,……下流入汉川县界,入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