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郭村镇

郭村镇

①即今山西沁县西郭村镇。《清 一统志·沁州》: 郭村镇 “在州西少南二十五里。有寨”。

②即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西南六十里郭村乡。《明史·地理志》 太平县: “西南有宏潭巡检司,后移于郭岩前”,即此。


(1)在山西省沁县西部。面积85平方千米。人口 1.2 万。镇人民政府驻郭村,人口2540。以姓氏得名。1949年属沁县四区,1954年改郭村乡,1956年改镇。1958年改上游公社,1959年改郭村公社,1984年复镇。产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种桑养蚕,经济林果。有焦化、木器、铸造等厂。开漳公路经此。古迹有金大云禅院、北魏普照寺。(2)在江苏省江都市东部。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郭村,人口3200。村建于宋,以姓氏得名。解放初为郭村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6年置镇。产稻、小麦、大豆、花生、甘薯、油菜籽、淡水鱼。有灯具、针织机械、皮塑彩印、畜产品加工、染料等厂。浦华公路经此。1940年6月“郭村保卫战”在此进行,纪念地有保卫战烈士陵园。(3)在山东省单县西南部。面积100.7平方千米。人口7万。镇人民政府驻郭村集,人口1万。明洪武六年(1373年)郭氏自山西迁此建村,明末村庄扩大,成为集市,称今名。1958年建郭村公社,1983年改建为郭村镇。2001年大李海乡并入。翻身河、小杨河、八里河流经。主产小麦、大豆、棉花、花生。有农机、窑、建筑材料、水泥制品、化工、面粉等厂。105国道经此。(4)在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北部。面积73.5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郭村集,人口6290。唐代郭姓在此建村兴集,故名。1961年设区,1965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6年改镇。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芝麻、花生等。有农机修配、水泥预制、砖瓦、皮毛和木材、果品、棉花加工等厂。有公路通城关镇。古迹有赵普衣冠冢。


猜你喜欢

  • 小金山

    在今江苏扬州市北门外。《扬州名胜录》卷1载:“小金山圆如伏釜, 四围环水, 远近十里中皆埋铁镬。古治水者,以此压水,俗称李王锅。”

  • 成吉斯汗站

    即今内蒙古扎兰屯市南成吉斯汗旗。旧属黑龙江省龙江县。清末《黑龙江全界地图》:齐齐哈尔西有成吉斯汗。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东清铁路车站“扎兰屯二八·四三 (俄里)至成吉斯汗”。

  • 宜梁县

    西汉置,属五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东汉末废。《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径宜梁县之故城南。阚骃曰: 五原西南六十里,今世谓之石崖城。”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东南三顶

  • 关山寨

    在今安徽滁州市西北。《方舆纪要》卷29滁州:关山寨“在州西北二十五里。《志》云:州境旧有乡寨七:曰关山、该山、白禅、西城、高山、黄悦、白悦等寨,宋置,寻废”。

  • 东海县

    ①北齐分广饶县置,属东海郡。治所即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南南城镇。隋开皇初废。仁寿元年(601)改广饶县复置东海县,唐武德四年(621)为环州治,八年(625)改属海州。南宋端平二年(1235)至淳祐十二年

  • 桶溪隘

    在今湖南溆浦县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81溆浦县: “据老寨在县南四十里。又南十里有桶溪隘……皆设险处。”

  • 旱停县

    西魏置,属长湖郡。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南。隋大业初废。

  • 宁川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属神电卫。治所在今广东吴川市西南吴阳镇东南。清废。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置,治今广东省吴川市西南吴阳。

  • 清泰里

    在今福建德化县东北五十里。元置清泰里巡司于此。明洪武二十年 (1387) 废。在今福建省德化县东北。元时置巡检司于此。

  • 县度山

    亦作悬度山。指今克什米尔北部之兴都库什山或喀喇昆仑山及帕米尔南部山地。《汉书·西域传》:乌秅国“其西则县度……县度者石山也,溪谷不通, 以绳索相引而度”。《魏书·西域传》:阿钩羌国“国西有县度山,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