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铁索箐

铁索箐

①即今云南宾川县南三十里铁城。《方舆纪要》 卷116大姚县: 铁索箐 “在县西北。逶迤千里,山河水隈,谿径深险,夷人每聚于此,恃险出没,剽掠几百余年。万历初,铁索箐力些夷叛,抚臣邹应龙讨之,七十二村悉平,因置戍守此,四境乃安”。

②在今云南大姚县西北一百十四里铁锁乡。逶迤千里,山河水隈,溪径深险,夷人每聚于此。《明史·云南土司传》: “有铁索箐者,本倮种。依山险,以剽掠为业,旁郡皆受其害。弘治间,稍有归命者,分隶于姚安、姚州。嘉靖中,乃专属姚安。其渠罗思者,有幻术,造伪印称乱。万历元年,巡抚邹应龙与总兵官沐昌祚讨平之”,置屯戍于此。


在今云南省大姚县西北渔泡江下游铁锁一带。明时为倮族聚居处。山河水隈,形势险要,明万历中为官军所占,置十余寨。


猜你喜欢

  • 昭余 (馀) 祁

    古泽薮名。一名大昭泽、昭余泽,又称祁泽、邬泽、邬城泊、昭余池。在今山西祁县、平遥县以西、文水县东南及介休县以北一带。《周礼· 职方》: “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其泽薮曰昭余祁。” 《尔雅· 释地》

  • 甘泉宫

    ①一名云阳宫。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甘泉山。《史记·封禅书》:“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上……作甘泉宫。”《三辅黄图》引《关辅记》:“在甘泉山,宫以山为名。”《汉书·扬雄传》:“甘泉本因秦离宫,既奢泰,而武帝复

  • 小溪砦

    北宋置,属合江县。在今四川合江县南。以小溪为名。元初废。

  • 郑家集

    即今安徽天长县南二十五里郑集镇。清嘉庆 《天长县志》 卷2: 县南有郑家集。

  • 临泾镇

    在今陕西泾阳县西三十里泾水南岸,与礼泉县接界。宋敏求 《长安志》 卷17泾阳县: 临泾镇“在县西北宜善乡,白渠贯其中”。古镇名。北宋置,在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

  • 达孜宗

    又作打则、打者、第巴达克匝、得克达克则宗、打孜宗。即今西藏达孜县东北达孜。1960年与邦堆谿、拉木谿、德庆宗合并设达孜县。“达孜”,藏语意为虎顶、虎峰。明初置,治今西藏自治区达孜县城东北达孜。1960

  • 荆山口河

    在今江苏铜山县北。《清一统志·徐州府一》: 荆山口河 “在铜山县北二十里。广数百丈,有长桥跨其上。上流与微山、昭阳相通,下合诸山溪、房亭河,流邳境入漕河”。

  • 峨眉山

    ①在今山西新绛县南。《方舆纪要》 卷41绛州: 峨眉山 “在州南十里。《志》 云,山迤逦连闻喜、夏、猗氏、临晋、荣河诸县界,西抵黄河,东抵曲沃西境,亦曰峨眉坡,亦曰峨眉原,即中条之坡阜也”。②即峨岭。

  • 通远军

    ①五代周显德四年 (957) 降环州为通远军,治所在通远县 (今甘肃环县)。辖境相当今甘肃环县及庆阳县西北部。北宋淳化五年 (994) 复升为环州。②北宋熙宁五年 (1072) 置,治所在古渭砦 (今

  • 白马口

    ①即白马津。在今河南滑县东北。为战国时黄河津渡处。《战国策·燕策二》:苏代说燕王曰:“决白马之口,魏无济阳”,即此。②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水经·江水注》:“江水自彭城矶东径如山北,北对隐矶,二矶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