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铅山县

铅山县

五代南唐保大中升铅山场置,属信州。治所在今江西铅山县东南永平镇。《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铅山县: 铅山 “南唐升元二年置铅场,保大中改立铅山县皆以山名也”。南宋绍定中,迁治今铅山县永平镇北。元至元二十九年 (1292) 升为铅山州。明洪武二年 (1369) 复降为县,属广信府。还治今永平镇。民国初属江西豫章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1949年徙今铅山县 (河口镇)。


(铅yán) 在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上游,南邻福建省。属上饶市。面积2178平方千米。人口41万。辖9镇、13乡。县人民政府驻河口镇。五代南唐昇元四年(940年)因地出铅、铜、青碌,故析弋阳、上饶五乡地置铅山场(铅,古通“沿”)。保大二年(944年)升铅山场为县,治今县东南永平镇,属信州。《读史方舆纪要》:“铅山在县西南七里。旧名桂阳山,又名杨梅山。唐时山出铅,百姓开采,十而税一。建中元年封禁,贞元元年复开,隶饶州永平监。寻又废。山亦出铜及青碌。南唐昇元二年置铅场,保大中改立铅山县,皆以山名也。”北宋开宝八年(975年)曾一度直隶京师,后还隶信州。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升为铅山州,移治霞落园(今永平镇西北),属江浙行省。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为县,仍治今永平镇,属广信府。1912年隶江西省,1914年隶豫章道,1927年复属江西省。1949年属上饶专区,县人民政府迁驻今址。1970年属上饶地区,2000年属上饶市。地处武夷山北麓,信江横贯北部。农产稻、大豆、油菜籽、烟叶等,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省茶叶、蚕茧生产重点县。森林资源丰富。境内辟有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有铅、锌、铜、石灰石等矿。工业有电力、采矿、机械、水泥、造纸、酿造、制茶等。永平铜矿为国内铜矿基地。古汉酒、连史纸、陈醋为名产,传统手工艺品有柳木蒸笼、竹编、绢扇等。横南铁路纵贯,有梨温高速公路和上分、乐江、横河、永篁等公路。名胜古迹有葛仙山、鹅湖书院、河口明清古街、辛弃疾墓、蒋仕铨墓及唐、五代瓷窑遗址。


猜你喜欢

  • 灵长海口

    亦作灵场海口。在今越南中部清化省东北勒场附近。《明史·安南传》:永乐八年(1410),“(沐)晟追(陈)季扩至虞江,贼弃栅道。追至古灵县及会潮、灵长海口,斩首三千余级,获伪将军黎弄”。明设灵长海口巡司

  • 邓家栅

    即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西五十里邓栅子乡。清于此设外委戍守。《清史稿·地理志》:承德府丰宁县有“邓家栅”镇。

  • 邑梅营

    清嘉庆二年(1797)置,设守备驻防,属重庆镇。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一百里梅江乡(邑梅场)。

  • 胡里改万户府

    元初改胡里改路置,属女直水达达路。治所在胡里改 (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牡丹江中下游东岸一带。明改置忽儿海卫。元改胡里改路置,治今黑龙江省依兰县。明废。

  • 鱼丘山

    在今山东高唐县东。《方舆纪要》 卷34高唐州: 鱼丘山 “在州东。其状如鱼。五代梁改县名鱼丘以此”。

  • 花剌子模国

    中亚古国之一。在阿姆河下游一带。都玉龙杰赤(今土库曼斯坦西北库尼亚乌尔根奇)。《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花剌子模”。公元1221年为蒙古成吉思汗所灭。

  • 马度山

    又名马岭山。在今广西贵港市西北七十里。《寰宇记》卷166郁林县:“马度山一名马岭。”明万历《广西通志》卷5贵县:马岭山“一名龙马,又名马度。唐以前有马岭县”。

  • 白卫岭

    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 昭化镇西南五十里。《舆地纪胜》卷184利州: 白卫岭“在昭化县之南境,剑门相接, 有铺曰白卫铺。又《唐诗纪事》:唐明皇幸蜀登白卫岭, 览眺良久,歌李峤真诗”。在今四川省广元市昭化

  • 奉议州

    北宋置,属广西经略安抚司。治所在今广西田阳县东南十五里。辖境相当今广西田阳县地。元属广西两江道宣慰司。明洪武五年 (1372) 废入来安府。七年 (1374) 复置,治所在砦林村 (今田阳县西南右江南

  • 土刬

    在今河南洛宁县长水村西北二十五里。唐杜佑《通典·州郡部》:长水县“土刬,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盖古关之塞垣也,后周以为镇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