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长松县

长松县

①北魏置,属卢北郡。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北石鸡坝乡。西魏改名建昌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复名长松县。大业后属武都郡。唐属文州,贞元六年(790)省入曲水县。

②唐武德元年(618)置,属雅州。治所在今四川邛崃县西南大井河源处一根虫。六年(623)废。

③五代梁开平四年(910)吴越改松阳县置,属处州。治所即今浙江松阳县。以山得名。后晋天福四年(939)改白龙县。


古县名。(1)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建昌县置,治今甘肃省文县西南。“以地多乔松为名”(《太平寰宇记》)。属文州,大业初属武都郡。唐属文州,贞元六年(790年)废入曲水县。(2)五代梁开平四年(910年)改松阳县置,治今浙江省松阳县。属处州。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改为白龙县。


猜你喜欢

  • 昭平县

    北宋宣和六年 (1124) 改龙平县置,属昭州。治所即今广西昭平县。《宋史· 兵志六》:昭州有昭平砦,县以砦名。南宋淳熙六年 (1179)复名龙平县。元属平乐府。明洪武十八年 (1385)省入平乐县,

  • 老鸦口

    在今四川城口县东北北屏乡。清道光《城口厅志》卷3:老鸦口“在厅北七保,七十里。通陕西兴安府要路”。

  • 东台县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析泰州东北境置,属扬州府。治所即今江苏东台市。以东台场为名。民国初属江苏淮扬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1987年改设东台市。古旧县名。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析泰州东北境

  • 郿城县

    西魏改平阳县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十五里渭河北岸。北周天和三年 (568) 并入周城县。古县名。西魏由平阳县改名,治今陕西省眉县东渭河北岸,属武都郡。北周废入周城县。

  • 伊阳郡

    东魏武定二年(544)置,属北荆州。治所在伏流城(今河南嵩县东北二十六里陆浑村)。武定五年(547)寄治北荆州城(在今伊川县西南)。武定末改为伊川郡。东魏武定初置,治南陆浑县(后改名伏流县,在今河南嵩

  • 斯榆国

    亦作斯都、徙国。都徙 (今四川天全县东南二十五里始阳镇)。《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西汉武帝时, “司马长卿便略定西夷, 邛、 筰、 冉、��、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索隐

  • 施王屯

    一名施王城。在今湖北恩施市南十五里。《方舆胜览》 卷60施州: “东晋末桓诞窜太阳蛮中,筑城临施水,号施王城,子孙袭王。” 《方舆纪要》 卷82施州卫: 施王屯在 “卫南十五里。东晋末,桓诞自称施王,

  • 上廉县

    西晋置,属上庸郡。治所在今陕西平利县西北九十里老县街东。取上廉水为名。南朝宋废。齐复置,西魏并入吉安县。古县名。西晋于平利川置,治今陕西省平利县西北老县街东南。属上庸郡。以上廉水得名。南朝宋永初中废,

  • 桑札宗

    即先家城。今西藏申扎县治。民国 《西康西藏详图》 作桑札宗。

  • 打歪

    即淡邈。今缅甸南部之土瓦。《郑和航海图》作打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