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阜城县

阜城县

①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阜城县东古城镇。东汉废。西晋复置,仍属勃海郡。北齐天保七年 (556) 移治今阜城县。隋属信都郡。唐属冀州,天祐二年 (905) 改名汉阜县。五代汉复名阜城县。北宋属永静军,嘉祐八年 (1063)废为镇,熙宁十年 (1077) 复置。金属景州。明属河间府。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②东汉永平初改昌成侯国置,属安平国。治所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北五十里。西晋废。

③南朝宋侨置,属河间郡。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北境。北齐废。


(1)古县名。东汉永平初改昌城侯国置,治今河北省冀州市西北。属安平国。西晋省入信都县。(2)今县名。在河北省东南部。属衡水市。面积697平方千米。人口32.5万。辖5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阜城镇。西汉置阜城县,治今县东古城镇,属渤海郡。取《尚书》“阜成兆民”之义定名“阜成”,后改阜城。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徙治今址,属长乐郡。隋开皇三年(583年)属冀州,大业初属信都郡。唐天祐二年(905年)朱全忠避父讳,改名汉阜县。五代唐复改阜城县,属冀州。北宋嘉廞八年(1063年)阜城县省入东光县,寻复置,属永静军。金、元属景州。明、清属河间府。1913年属直隶省渤海道,次年属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0年改阜东县,1949年复名阜城县,属衡水专区。1952年属沧县专区。1958年并入交河县,1962年复设阜城县,属衡水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6年划归衡水市。地处河北平原中东部,为古黄河冲积平原。卫运河、清凉江、江江河流经。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产小麦、玉米、棉花等,盛产鸭梨。为省粮食、棉花、鸭梨生产基地县。有机械、毛纺、印刷、针织、油棉等厂。京沪铁路沿东境通过,武码公路贯境。


猜你喜欢

  • 集灵宫

    在今陕西华阴市西北。《汉书·地理志》京兆尹华阴县: “集灵宫,武帝起。” 《水经· 渭水注》: “敷水又北径集灵宫西……故张昶 《华岳碑》称汉武慕其灵,筑宫在其后。” 《方舆纪要》 卷54谓集灵宫 “

  • 栾城县

    东汉改关县置,属常山国。治所在今河北赵县西北十五里南轮城。三国魏废。北魏太和十一年(487) 复置,移治今栾城县西二里,属赵郡。北齐又废。隋开皇十六年 (596) 复置,属栾州,大业初属赵郡。唐天祐二

  • 阳春千户所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置,属神电卫。在今广东阳春市。后废。

  • 高奴山

    在今陕西延长县北。《方舆纪要》 卷57延长县 “九连山” 条下: “又高奴山,在县北二十里,上有古砦。”

  • 东场镇

    在今广东徐闻县西迈陈镇。《方舆纪要》卷104徐闻县:东场镇“在县西南海滨,有巡司。《志》云:洪武初,置于迈谷村。二十七年迁于东阳”。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东南部、大风江北岸。面积187平方千米。

  • 荆河脑

    古名西江口。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南长江北岸。民国 《湖北通志》 卷36: 西江口 “即今荆河脑,盖江水至荆河脑得洞庭湖,汇澧、沅、资、湘诸水来会,其势亦盛,故自来舟师利用之”。

  • 重迦罗

    即戎牙路。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部苏腊巴亚一带。一说即今印尼松巴哇岛东部之散加尔港。元汪大渊 《岛夷志略》 有专条记述。明张燮《东西洋考》 “西洋针路” 条有重迦罗。

  • 罗㬋寺

    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东。为喇嘛庙。唐时创建 (一说宋元祐中建)。明弘治五年 (1492) 重建。现存天王殿、文殊殿、大佛殿、藏经阁、配殿、禅院及各殿塑像等,齐备无损,是五台山保存完好的

  • 北宁

    即今越南北部河北省之北宁县。《清史稿·越南》:光绪十年(1884),法国侵略者攻占扶良,“进逼北宁,黄桂兰、赵沃败奔太原”。

  • 黄岭墟

    即今广东电白县东北黄岭镇。清道光 《电白县志》 卷8: 黄岭墟 “在县北一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