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春秋陈邑。在今河南淮阳县北。《诗经·陈风·防有鹊巢》:“防有鹊巢,邛有旨苕。”传曰:“防,邑也;邛,丘也。”《续汉书·郡国志》:陈国陈县注引《博物记》:“邛地在县北, 防亭在焉。”

②春秋时莒邑,后入于鲁。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六十里。《春秋》:昭公五年(前537),“夏,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来奔”。杜注:“城阳平昌县西南有防亭。”

③本宋地,后属鲁。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南六十里。《春秋》:隐公十年(前713),“公败宋师于菅。……辛巳,取防”。杜注:“高平昌邑县西有西防城。”为别于臧氏之防,故谓之西防。

④春秋时鲁邑,世为臧氏食邑。在今山东费县东北四十五里。《春秋》:隐公九年(前714),“公会齐侯于防”。又《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前550),“臧纥致防而奔齐”。即此。是为东防。

⑤即鲁之防山。在今山东曲阜市东。《春秋》:僖公十四年(前646),“夏六月,季姬及鄫子遇于防”。又,《礼记·檀弓上》:“孔子既得(父母)合葬于防。”皆此。

⑥本宋地,后属鲁。在今山东单县东北。《春秋》:隐公十年(前713)六月壬戌,败宋师,“辛巳,取防”。杜注:“高平昌邑县西南有西防城。”《方舆纪要》卷32谓防城在金乡县西六十里,亦谓之西防。


古邑名。(1)又作东防。春秋鲁邑,世为臧氏食邑。在今山东省费县东北。《春秋》隐公九年(前714年):“公会齐侯于防。”即此。(2)又作西防。春秋宋邑,后属鲁。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西。《春秋》隐公十年:“公败宋师于菅,……辛巳,取防。”即此。(3)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左传》僖公十四年(前646年):“季姬及鄫子遇于防。”即此。(4)春秋莒邑。在今山东省诸城市西北。《春秋》昭公五年(前537年):“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来奔。”(5)春秋陈邑。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北。《诗经·陈风》:“防有鹊巢。”即此。


猜你喜欢

  • 郭家屯

    即今河北隆化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郭家屯镇。《清史稿·地理志》: 承德府隆化县有 “郭家屯”。集镇名。(1)在河北省玉田县城东北部。郭家屯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770。 古名牛家屯,明初郭姓移民迁此改今名

  • 赖婆山

    亦名濑波山。在今四川荣昌县西北。《寰宇记》 卷88昌元县: 赖婆山 “在县南九十里。四面悬绝。大历四年在山上置行州”。《清一统志·重庆府一》: 赖波山 “在荣昌县西北。一名赖婆山”。光绪 《荣昌县志》

  • 东公旗

    即内蒙古乌拉特后旗。

  • 榆林郡

    隋大业三年 (607) 改胜州置,治所在榆林县 (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南岸十二连城)。辖境约当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北部、呼和浩特市西部和托克托县地。唐贞观三年 (629) 改置胜州,天宝元年 (74

  • 隆庆池

    亦名龙池、九龙池。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唐中宗实录》: “则天时,长安城东隅,民王纯家井溢,浸成大池数十顷,号隆庆池。相王子五王立第于其北,望气者言有帝王气。景龙二年,幸隆庆池以厌之。” 宋敏求 《长

  • 盐井驿

    明置,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卫城镇。《方舆纪要》 卷74盐井卫: 盐井驿 “在卫治东,又东百里为平川驿”。

  • 九重山

    在今安徽太湖县西。《方舆纪要》卷26太湖县:九重山“在县西三十里。以盘回绵亘而名”。

  • 西津口

    在今四川奉节县西。《宋史·太宗纪二》:淳化五年(994),李顺张余部攻夔州,“峡路都大巡检白继赟,夔州巡检使解守颙大败其众于西津口”。即此。《方舆纪要》卷69夔州府奉节县:“西津口在府西, 或曰长江渡

  • 柴城镇

    金置,属汶上县。在今山东汶上县地。

  • 关埠

    即今广东潮阳市西北关埠镇。清同治《广东图说》卷33:潮阳县“门辟司巡检一员驻关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