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陵口

陵口

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北金家庄港口。《晋书·苏峻传》: 东晋咸和三年 (328),“峻自率 (祖)涣、(许) 柳众万人,乘风济自横江,次于陵口”。《资治通鉴》 晋咸和三年 (328) 胡三省注: “陵口当在牛渚山东北,即东陵口也。”


在江苏省丹阳市陵口镇东南隅。为南朝齐、梁两代皇帝陵墓入口处。为萧港(亦称萧塘河)入运河之口,陵墓都集中萧港沿岸。齐、梁两代建都建康(今南京),当时王子公卿谒陵,都从秦淮河上溯破岗渎,过二十四埭到丹阳,再从陵口进萧港至各陵。有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齐武帝萧赜景安陵、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齐明帝萧鸾兴安陵、梁文帝萧顺之建陵、梁武帝萧衍修陵、梁简文帝萧纲庄陵,以及金家村和水经山村失考墓等。墓曾遭盗掘或破坏,现遗存的仅为墓前一些石刻,其中有神道石柱、石麒麟、石天禄、石辟邪等,为一组精致而又宏伟的石雕艺术。萧港口两岸立有石麒麟(独角)、石天禄(双角),体积庞大,为丹阳六朝陵墓石刻中最大的一对石兽。丹阳南朝陵墓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口六朝陵墓华表


猜你喜欢

  • 石碧潭镇

    北宋置,属仙游县。在今福建仙游县西南三十五里潭边。明设潭边市巡司于此。

  • 临真镇

    清置,属甘泉县。即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临镇。唐为临真县治。

  • 石塘镇

    即今江西铅山县东南石塘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1广信府铅山县:“县东路出东门十里至五通庙, 又十里至横坂, 又十里至石塘汛。”(1)在浙江省温岭市东南沿海、松门半岛上。浙江省著名渔镇。面积16.

  • 洞口墟

    即今广东新兴县北十里洞口镇,为东门河与新兴江汇合处。明万历 《广东通志》 卷46: 新兴县有洞口墟。

  • 舍利水城

    唐南诏置,在今云南洱海中金梭岛上。唐樊绰 《蛮书》 卷5: 舍利水城 “在洱河中流岛上,四面临水,夏月最清凉,南诏常于此城避署”。

  • 天依县

    西汉置,属酒泉郡。治所在今甘肃玉门市东南。《汉书·地理志》 注:颜师古曰,“音衣。此地有天䧇阪,故以名”。东汉废。

  • 温宿城

    ①即今新疆乌什县。汉、晋为温宿国都城。②即今新疆温宿县。清末置温宿县于此。

  • 南屏礁

    在南海中内国南沙群岛内,位于北康暗沙最南方,南安礁东南约10海里。低潮时露出。中国渔民向称墨瓜线,因此处出产墨瓜参而名。1947年公布名称为南屏礁。

  • 江苏布政使司

    清制每省设一布政使司,掌管全省财赋和属官。唯江苏省自乾隆二十五年(1760)后分设江宁、江苏二布政使司,江苏布政使司驻苏州府(治今苏州市),辖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及太仓直隶州、海门直隶厅。清制每

  • 石含山

    即今江西遂川县西湘赣交界之万洋山。《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龙泉县:石含山在“县西百五十里,延袤数百里,跨永新及湖广之桂阳、茶陵二州界。 一名万羊山。《郴志》:石含山接吉州泰和县界,有石室,因名含。或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