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陶庄镇

陶庄镇

即今浙江嘉善县治西北三十四里陶庄镇。《方舆纪要》 卷91: 陶庄 “本名柳溪。宋绍兴中易今名,因陶姓者居此也”。元、明置巡司于此,后废。


(1)在江苏省兴化市东部,梓辛河、幸福河两岸。面积69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陶庄,人口3100。1958年属梓辛公社,1959年析建陶庄公社。1960年大顾公社并入。1983年改陶庄乡,2000年置镇。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等。有水产养殖业。有船舶修造、磨具、兽药、日用塑料、油咀油泵、服装、机械、化工、酱制品等厂。陶永等公路经此。(2)在浙江省嘉善县西北隅,北邻江苏省。面积22.3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陶庄,人口 2500。 原名柳溪,南宋绍兴中,因陶氏居此,易今名。元置巡司,并置陶庄务。明洪武初罢司,改务为税课局。正统二年(1437年)局废。清为嘉善县六镇之一。民国初置镇,1950年改乡,1958年后改公社,1987年复置镇。产稻、油菜籽、淡水鱼、生猪。特产银鱼、汾湖蟹。有纺织、建材、化工、电工材料、仿毛裘皮等厂。有全国最大的水上废钢铁交易市场。公路通县城,河运甚便。(3)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北部。面积64.4平方千米。人口8.2万。镇人民政府驻陶庄,人口5万。原为小陶庄、西泉长子、柳树园等山下小村,后因煤藏丰富,有人在此开煤井,渐成集镇,名陶庄。1950年建镇,属峄县。1958年撤镇并入邹坞公社。1960年属枣庄市。1961年析置陶庄镇公社,属薛城区。1981年复置镇。2001年夏庄乡并入。蟠龙河流经。产小麦、玉米、甘薯、高粱、大豆等。有煤矿和制砖、地毯、水泥、电缆、汽修、木材加工、建筑、食品加工等业。薛枣铁路和郯微、枣滕、薛滕、山官、韩甸公路经此。古迹有小武学古墓、古奚邑遗址、奚仲墓、冉求墓、钟虺墓。


猜你喜欢

  • 兴平墟

    亦作兴坪墟。即今广西阳朔县东北五十里兴坪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阳朔县图:东北有兴平墟。

  • 临羌砦

    北宋元符二年 (1099) 改秋苇平新砦置,属西安州。在今宁夏海原县东贾埫乡东。金废。

  • 芦衙尖山

    即芦芽山。在今山西宁武县西南。《寰宇记》卷50宁化军:芦衙尖山“在军界”。即此。

  • 石堰场

    ①在今浙江慈溪市西南十里石堰乡。《清一统志·绍兴府一》:石堰场“在余姚县东二十里。旧名买纳场,元至正中设盐课司,今并置盐大使”。民国时更名余姚场。今废。②即今四川长寿县东北石堰镇。清光绪《长寿县志》:

  • 阆风观

    魏晋建。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洛阳故城内。《艺文类聚》 卷63 “观” 引陆机 《洛阳地记》:“宫中有临高、陵云、宣曲、广望、阆风、万世、修龄、总章、听讼凡九观。”魏、晋时置,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魏晋

  • 巴氐

    居于巴地的氐族人,为氐族一支。东汉末,自巴西(今四川阆中)、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徙于汉中盆地。三国魏时,首领李虎率众五百余户附魏。西晋元康间,首领李特率众入蜀,太康年间占领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建立

  • 景山

    ①明万岁山。俗称煤山。清顺治十二年(1655) 改为景山。即今北京故宫神武门北之景山。《大清会典· 内务府·奉宸苑》: “紫禁城之北曰景山。” 乾隆十六年 (1751),在景山五峰上建亭子,中峰最高名

  • 虔化县

    南朝宋大明五年 (461) 分宁都县置,属南康郡。治所在今江西宁都县西五里。隋初废入宁都县。开皇十八年 (598) 复改宁都县为虔化县,属虔州。治所即今宁都县。大业初属南康郡。唐属虔州。南宋绍兴二十三

  • 晋岭

    在今湖南桂阳县南八十里。《舆地纪胜》 卷61桂阳军: 晋岭 “晋时出银,因以为名”。

  • 吉尔嘎朗

    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东北吉尔嘎朗镇。清为科尔沁左翼后旗驻地。1954年科尔沁左翼后旗迁今治甘旗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