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 (裹) 山
即今福建将乐县东南雪峰山。明弘治 《将乐县志》 卷1: 雪里山 “在三溪都。由山麓辟径,盘折二十余里,其土膏沙砾,绚如白雪”,故名。
即今福建将乐县东南雪峰山。明弘治 《将乐县志》 卷1: 雪里山 “在三溪都。由山麓辟径,盘折二十余里,其土膏沙砾,绚如白雪”,故名。
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北六十里。《史记·封禅书》: 元封元年 (前 110),武帝 “禅泰山下阯东北肃然山,如祭后土礼”。《金史·地理志》:莱芜县有肃然山。《清一统志·泰安府》: 肃然山“ 《县志》,高二十
南宋绍兴六年(1136)置,属连江县。在福建连江县东南海滨。宋《淳熙三山志》卷18《兵防一》:“延祥寨水军,绍兴六年置。”淳祐三年(1243)与荻芦寨合并,置武济水军。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置,在
即今山东新泰市西境小汶河南楼德镇。《清一统志·泰安府二》: 楼德庄 “在泰安县东南八十里。旧置巡司。本朝雍正十三年裁,设粮捕通判驻此”。
在今广东茂名市东南袂花镇北。清光绪《高州府志》 卷10: 袂花在 “县南九十里。《旧志》:迷花”。
即今安徽宣州市北养贤乡(仁村湾)。清光绪《宣城县志》卷4:城北有仁村湾。
简称毛丫土司。清雍正七年(1729)置,属里塘宣抚司。治所在今四川理塘县西北毛丫沟。宣统三年(1911)改属巴安府。民国改流。
一作芷阳。战国秦邑。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史记·秦始皇本纪》: “昭襄王享国五十六年。葬茞阳。” 又,“庄襄王享国三年,葬茞阳”。皆此。
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北。一说在旧城西。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举万钧。每王薨,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为墓志。今石笋是也,号曰笋里。”
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北。《方舆纪要》卷28绩溪县:大石门“在县东四十里。有石高数十丈,对峙如门。中有道,可通行人。又有石横如门限,水经其上,激荡有声。下流十里又有小石门”。
即今江西于都县东二十里梓山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卷9: 雩都县东有梓山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