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店
即今湖北安陆市西北三十二里雷公店镇。清光绪 《德安府志》 卷8 《兵事》: 同治三年(1864) 四月,“陈得才由天门皂市窜郡西雷公店等处”。
即今湖北安陆市西北三十二里雷公店镇。清光绪 《德安府志》 卷8 《兵事》: 同治三年(1864) 四月,“陈得才由天门皂市窜郡西雷公店等处”。
①北宋置,属松滋县。即今湖北枝城市东南枝城镇。②北宋置,属小溪县。在今四川遂宁县东北十里。《方舆胜览》卷63遂宁府:伞子山“在小溪县白水镇……环山之民,素以植蔗凝霜为业”。《清一统志·潼川府二》: 白
即今甘肃玉门市北宽滩山。《清一统志·安西州》: 宽台山 “在玉门县赤金所东南,嘉峪关西。山宽如台,故名”。
在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北长白山,鸭绿江源此。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3:鸭绿江“发源处曰白山派子(白头山下三十里),双峰矗立,水流其间,土名江掌。韩人谓之张弓棒。水自峰间悬下成瀑布,深二丈许”。
清宣统元年 (1909) 置,属临江府。治所在伊力嘎 (今黑龙江省抚远县)。民国魏声龢 《吉林地志》: 因 “地当东三省东北之极边,故名”。1913年降为绥远县。清宣统元年(1909年)置,治今黑龙江
今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南之伊敏河。为海拉尔河支流。《金史·宗浩传》 载,金军于忒里葛山击走山只昆所部后,进至呼遏水 (今辉河),山只昆部长等降,因言“所部迪列土近在移米河,不肯偕降,乞讨之”。即此。即
元初改德顺州置,属巩昌路。治所即今甘肃静宁县。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陕西卷下: 取 “边塞安静宁辑之义也”。辖境相当今甘肃静宁县及庄浪县部分地、宁夏隆德县部分地。明属平凉府,辖境相当今甘肃静宁、庄浪
即斡端。今新疆和田市。《明史·西域传》阿端卫:“其时西域地亦有名阿端者,贡道从哈密入,与此为两地云。”
1949年6月当地解放后由阜阳、颍上、临泉三县析置,属皖北行署区。治薛集(今安徽阜南县)。1950年改设阜南县。
①即今江西宜春市西北丰顶山,与万载县接界。明 《寰宇通志》 卷39袁州府: 峰顶山 “在万载县西南三十里。世传为马祖修道之所。山顶旧有上、中、下三塔,今惟中塔存焉。有泉清冽,岁旱祷雨辄应”。②在今云南
①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方舆纪要》凤阳府凤阳县:“西古城在府治东十八里临淮之西,盖南北相争时军垒也。”②在今山东淄博市东临淄北八里,即临淄故城。稍东又有东古城。③在今云南澄江县西四里。《方舆纪要》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