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窑镇
在今福建闽清县东。元置巡司于此,明初废。
古镇名。在今福建省闽清县东。元置巡检司于此。明废。
在今福建闽清县东。元置巡司于此,明初废。
古镇名。在今福建省闽清县东。元置巡检司于此。明废。
即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北七十里木奇镇。清设穆喜站于此。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新宾县西北有木奇。
唐置,为带州羁縻州治所。旧治在营州界内。州陷契丹后,寄治于昌平县之清水店 (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境)。后废。
①隋开皇六年 (586) 置,属恒州。治所在今河北行唐县西北四十里上滋洋乡。因在滋水之北而得名。大业初属常山郡。唐武德五年 (622) 废。②明成化七年 (1471) 改嵫阳县置,为兖州府治。治所即今
1945年淮北革命根据地由永城县改名,治所即今河南永城市。为纪念1944年牺牲的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而命名。1946年复名永城县。旧县名。豫皖苏抗日根据地设。1945年由河南省永城县改名;县城
即今江苏六合县西北竹镇。《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六合县:竹镇,“《志》云:宋设巡司及税务于此”。原名竹墩镇,以宋庙讳改名。
①隋开皇三年 (583) 改平羌县置,为嘉州治。治所即今四川乐山市。九年 (589) 改为青衣县。②隋开皇十三年 (593) 置,属嘉州。治所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元和志》 卷31峨眉县: “枕峨眉山
①清置,属五台县。即今山西五台县西南二十五里东冶镇。康熙二十二年(1683)圣祖玄烨西巡经此。②即今山西阳城县东南东冶镇。《清一统志·泽州府》:东冶镇“在阳城县东南五十里。本朝乾隆二十二年,移拦车镇同
明置,属望江县。即今安徽望江县西南杨湾镇境南下杨湾。明初设杨湾口巡司。在安徽省望江县南部、长江北岸。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曾墩,人口 2850。镇因境内江湾处有一自然村,原为杨姓
一作夏池水。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寰宇记》 卷43临汾县: 夏水池,“ 《郡国志》 云,县西南三十里有大池,其水六畜不敢饮。一名翻镬池,即煮眉间赤头处,镬翻因成池,池水上犹有脂润”。
即今江西星子县西南土牛嘴。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卷14南康府: 星子县西南六十五里有黄埠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