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桥
①一名马桥镇。即今河南辉县市西北百泉镇。清道光《辉县志》卷5《村镇》:北路,“马家桥,至县五里”。
②即今湖北咸宁市东南马桥镇。清光绪《咸宁县志》卷1《镇市》:马家桥“东南去县二十里”。
①一名马桥镇。即今河南辉县市西北百泉镇。清道光《辉县志》卷5《村镇》:北路,“马家桥,至县五里”。
②即今湖北咸宁市东南马桥镇。清光绪《咸宁县志》卷1《镇市》:马家桥“东南去县二十里”。
明正统五年(1440)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境。后废。
即今江西吉水县东南丁江乡。清同治《吉水县志》卷4:丁江市“在县东四十里”。
即今福建长乐市西营前镇。清时闽县县丞驻此。民国初改置县佐。
明初置,属广州府清远县。在今广东清远市东高桥镇。
在今湖北蕲春县东南。《清一统志·黄州府一》: 夤山 “在蕲州东南八里。一名迎山。一名银山。山半有小庵。明高启避迹于此”。
①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北。东晋为汝阳郡治。隋大业初废。②南朝梁置,属财丘、梁兴郡。治所在今安徽临泉县境。北魏以后废。③隋大业三年(607)改上蔡县置,为汝南郡治。治所即今河南汝南县。
又名夏壶山、贾屋山、贾母山。即今山西代县东北五十里草垛山。《史记·赵世家》: “简子既葬,未除服,(赵襄子) 北登夏屋,请代王。”古山名。又称夏壶山、贾屋山、贾母山。在今山西省代县东北,和句注山相接,
元置,在今广东惠来县西。明改置大陂驿。元置,在今广东省惠来县西。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大陂驿。清时裁。
①十六国前秦置,治所在今甘肃兰州市境内。《资治通鉴》: 东晋咸安元年 (371) 二月,“都督秦、晋、凉、雍州诸军事”。胡注: “前此未有晋州;凉之张氏分西平界置晋兴郡,秦盖于此置晋州也。”后废。②北
在今青海兴海县西北鄂拉山口。一说在共和县西北海南山。《新唐书·薛仁贵传》:咸亨元年(670),讨吐蕃,“军次大非川,将趋乌海。仁贵曰:‘乌海地险而瘴,吾入死地,可谓危道,然速则有功,迟则败。今大非岭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