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铺岭
在今甘肃华亭县北四十里。明置巡司于此。
在今甘肃华亭县北四十里。明置巡司于此。
在今江苏苏州市阊门西七里枫桥镇。南朝梁天监年间始建,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初高僧寒山、拾得尝来此住持,故更名寒山寺。以唐代诗人张继 《枫桥夜泊》 诗 “姑苏城外寒山寺” 句而著名。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
五代梁乾化元年 (911) 置,治所在府谷县(今陕西府谷县)。辖境相当今陕西府谷县地。金废。元初复置,至元六年 (1269) 废。五代梁乾化元年(911年)置,治府谷县(今属陕西)。北宋属河东路。辖境
即今四川资中县西北甘露镇。清光绪《资州志》卷3:甘露场“在州西北五十里”。场以寺名。今寺有明建大雄宝殿及壁画。
简称辽。1929年改奉天省置,省会在沈阳(今辽宁沈阳市)。取辽河流域安宁之意。当时之辖境西至山海关长城及柳条边墙与河北、热河接界,西北至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后旗,与察哈尔、黑龙江
即今台湾省宜兰县。清嘉庆十六年(1811)为噶玛兰厅治。光绪元年(1875)改为宜兰县治。
在今河北临城县西南。《山海经·北三经》: 敦舆之山,“泜水出于其阴”。《元和志》 卷17临城县: 敦舆山 “在县西南七十里。泜水所出”。又《方舆纪要》 卷14临城县: 敦舆山 “一名幽淮山。南接太行,
故址在今缅甸中部抹谷附近。相传为缅甸最古都城。据《新元史·外国列传》 “缅国”条所述,此城同江头城、马来城、安正国城和蒲甘缅王城并称为缅中五城。《新唐书·南蛮列传下》 骠国之“悉利移”城亦在此。
古国名。故地或以为在今缅甸勃固附近。为古代从中国南部至印度半岛的海上交通线所经。《汉书·地理志》:“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
在今四川青神县南二十里岷江中。《明史·地理志》 青神县: “又东有大江,东南有松柏滩。” 《方舆纪要》 卷71青神县: 大江 “县东南旧有松柏滩,昔多覆舟之患。相传宋天禧中,县令张逸为文祷江神,不越月
清雍正二年 (1724) 析华亭县置,属松江府。治所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奉城镇。因县东南有奉贤泾而得名。1913年移治今奉贤县 (南桥镇)。民国初属江苏沪海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1958年划归上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