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唐

高唐

春秋、战国时齐邑。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四十里。《左传》: 襄公十九年 (前554),齐庄公即位,夙沙卫 “奔高唐以叛”。又昭公十年 (前532),齐陈桓子与鲍氏共灭栾氏、高氏,齐景公 “与桓子莒之旁邑,辞。穆孟姬为之请高唐,陈氏始大”。《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齐威王对魏惠王曰: “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 皆此。西汉置高唐县。


春秋、战国齐之别都。在今山东省禹城市西南。齐威王二十四年(前333年)曾与魏惠王曰:“吾臣有朌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即此。汉置高唐县。


猜你喜欢

  • 尖高山

    在今云南腾冲县西北,为中缅界山。《清实录》:宣统三年(1911)四月甲午,外务部奏:“光绪二十年中英滇缅界约第四款载明北纬二十五度三十五分之北一段边界,侯将来查明该处情形稍详,两国再定界线等语。盖滇、

  • 方秀川

    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新唐书·玄宗纪》:开元十四年(726),玄宗“猎于方秀川”,即此。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旧唐书·玄宗纪》:开元十四年(726年)“幸寿安之方秀川”,即此。

  • 涨海

    指今南海东部。为自大食至中国航行所经七海之最后一海。《初学记》卷6引谢承 《后汉书》 曰:“交阯七郡贡献,皆从涨海出入。”古代指相当今中国南海至爪哇海一带,或泛指东南亚一带海域。《初学记》卷六引谢承《

  • 天王寺镇

    即今江苏句容县南四十里天王镇。明弘治《句容县志》卷1:“天王寺,县南五十里。”清光绪《江宁府志》卷1《句容县图说》:“天王寺镇距城南二十里,为总控南、东、西三面来路之险要。绿营汛守。”

  • 蒲山店

    即今河南南阳市北二十八里蒲山镇。清光绪 《南阳县志》 卷3: 县北有蒲山店。

  • 杨氏壁

    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北。《北齐书·薛修义传》:“武帝之入关也,高祖奉迎临潼关,以修义为关右行台,自龙门济河。西魏北华州刺史薛崇礼屯杨氏壁,修义以书招之,崇礼率万余人降。”西魏尝于此置南汾州。在今陕西省韩城

  • 鄂锡克特山

    又作鄂锡克塔山。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布列亚山北。清乾隆 《钦定盛京通志》卷27: 鄂锡克塔山 “国语,鄂锡克塔,星也。(宁古塔) 城东北三千六百十七里”。《清一统志·吉林一》“额密勒河” 条下

  • 合州

    ①南朝梁普通四年(523)置,治所在今广东雷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雷州、湛江、遂溪、徐闻等市县地。太清元年(547)改为南合州。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后又改为合州,治所在海康县(今雷州市)。大业初废。

  • 五脂山

    即五指山。在今辽宁绥中县西北。《辽史·地理志》:来州有五脂山。

  • 古河滩

    即今安徽全椒县西南古河镇。清康熙《全椒县志》卷3:古河滩“西七十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