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化堰
古青神渠。在今四川青神县北。《元史·河渠志》: “嘉定之青神,有堰曰鸿化,则授成其长吏,应期而功毕。” 即建于唐太和中,为僚族张武所开,历代维修,扩大灌溉面积。明嘉靖间复开截江水,“直灌田四十余里”。清乾隆间,“自九老桥至中兴庵四十余里,灌田一万四千余亩”。为青神陂堰中最大的水利灌溉工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扩大面积至三万六千亩。
古青神渠。在今四川青神县北。《元史·河渠志》: “嘉定之青神,有堰曰鸿化,则授成其长吏,应期而功毕。” 即建于唐太和中,为僚族张武所开,历代维修,扩大灌溉面积。明嘉靖间复开截江水,“直灌田四十余里”。清乾隆间,“自九老桥至中兴庵四十余里,灌田一万四千余亩”。为青神陂堰中最大的水利灌溉工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扩大面积至三万六千亩。
一作榕海。福建福州市的别称。《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冶县故城” 条引 《福建通志》:“宋治平中张伯玉守福州,编户植榕,熙 (宁)、(元)丰以来绿荫满城,暑不张盖。《闽书》: 榕树生至福州而止,故福州
即今印度之恒河。《水经·河水注》:“康泰 《扶南传》 曰: 恒水之源,乃极西北,出昆仑山中,有五大源,诸水分流,皆由此五大源,枝扈黎大江出山,西北流,东南注大海。枝扈黎即恒水也。” 《史记·大宛列传》
金置,属齐河县。在今山东齐河县西南三十里。
亦作赤洪水。又名离石水。即今山西方山、离石二县境内之北川河。《方舆纪要》卷42永宁州:“赤谼水在州西北方山废县境,即离石水也。源出赤谼岭,东南流合于东川河。”即此。
明洪武初改般阳路置,治所在淄川县 (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九年 (1376) 降为淄川州。明洪武初以般阳路改置,治淄川县(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淄博市、博兴县西部及高青、邹平以东,
湖南省岳阳市的简称。
又作即宁海子。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北黄旗海。明王鸣鹤 《登坛必究》 卷23附 《大同边图》: 集宁海子在大同边外,集宁城(即元集宁路治) 东南。明杨铭 《正统临戎录》 载明英宗被俘北行,自阳和往
在今河南汝州市西。《水经·汝水注》:“汝水又东与广成泽水合,水出狼皋山北泽中。其水自泽东南流,径温泉南与温泉合。……东南入于汝水。”《舆地广记》卷9汝州梁县:“广成,今曰广润河,盖避朱梁庙讳。”
在今陕西华县西三十里。《资治通鉴》: 唐中和三年 (883),“李克用进军乾坑,与河中、易定、忠武军合; 尚让等将十五万众屯于梁田陂”。即此。胡三省注: “ 《旧书》 作 ‘良天陂’,在成店西三十里。
本名姜家疃。即今山东莱阳市南姜疃镇。民国 《莱阳县志》 乡镇图: 县南有姜疃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