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黄桥镇

黄桥镇

①即今江苏泰兴市东北四十二里黄桥镇。明、清置巡司于此。1940年新四军在此取得黄桥战役的巨大胜利。

②即今江苏江阴市西南黄桥村。清道光 《江阴县志》 卷2: “黄桥镇五保,县西南二十五里。” 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 江阴县西南有 “黄桥镇”。


(1)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中南部。面积23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黄桥,人口1500。1949年为黄桥乡。1957年占上、大华、渔耕三乡并入,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为黄桥乡,1992年置镇。境内鱼塘密布,是全国著名的内塘养殖高产基地。产稻、小麦、油菜籽、水产品。有化工、日化、电子、电镀、纺织、机械、印刷等厂。珍珠项链、仿古铜器为传统工艺品。沪宁高速公路、苏黄公路经此。(2)在江苏省泰兴市中东部。面积71平方千米。人口9.5万。镇人民政府驻黄桥。古名永丰里,北宋元丰年间即成集市,称永丰镇。明代因黄桥两端商贸市场发达,改名黄桥镇。1949年为黄桥镇,1958年改公社,1959年改名为黄桥镇公社,1962年置黄桥镇。1994年三里乡并入,2000年横巷乡并入。产小麦、稻、玉米、油菜籽、花生、蚕茧。特产“黄桥烧饼”。有轻纺、机械、电子、化工、制药、印刷、建材、服装、食品等厂。新长铁路和姜八、泰如公路经此。1940年黄桥战役发生于此。有新四军黄桥战役历史陈列馆。(3)在安徽省颍上县东北部。面积71平方千米。人口6万。镇人民政府驻黄桥集,人口1000。因黄姓在此建三座桥故名。1992年彭林、新庙、小集三乡合并建黄桥镇。主产小麦、稻、甘薯。阜淮铁路经此。(4)在江西省吉水县西北部。面积89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社下,人口2900。镇以黄桥村为名。1950年属黄桥、山原等乡,1955年合置黄桥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2001年西沙乡并入设黄桥镇。产稻、花生、油茶。有农机、白水泥、羽绒、板鸭、粮油加工等厂。赣粤高速公路、吉阜等公路经此。(5)在湖南省洞口县东南部、杨柳江汇入赧水处。面积131.6平方千米。人口7.1万。镇人民政府驻黄桥铺,人口4500。西南有黄桥,镇以桥名。1952年置镇,1956年并入黄桥乡,1961年复置。1995年金田、石背二乡并入。主产稻、甘薯、小麦、棉花,并产辣椒、花生、烤烟。有制鞋、农机、印刷、纸箱、榨油等厂。为县东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公路通洞口镇。赧水可通航。


猜你喜欢

  • 勾城塘

    在今江苏邗江县西南。《新唐书·李袭誉传》 载:贞观十八年(644),“扬州,江、吴大都会,俗喜商贾,不事农。袭誉为引雷陂水,筑勾城塘,溉田八百顷,以尽地利, 民多归本”。《方舆纪要》卷23扬州府:勾城

  • 荣劳墟

    亦名荣劳洞。即今广西靖西县西八十里荣劳乡。《清史稿· 地理志》 归顺州: “西: 荣劳墟。”

  • 固陵郡

    东汉兴平元年 (194) 分巴郡置,属益州。治所在鱼复县 (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白帝城)。建安六年 (201) 改为巴东郡,二十一年 (216) 复为固陵郡。辖境相当今四川开县、万县市以东及大宁河中上游

  • 乌浒水

    即妫水。今中亚阿姆河。

  • 上贤村

    即今山西文水县西南上贤。北宋靖康元年(1126),金人围太原,张灏自辽州援太原,与折可求至文水县上贤村、马村下寨。即此。即今山西省文水县西南上贤。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围太原,张灏自辽州援太

  • 明通关

    即今四川城口县南明通镇 (明通井)。《清一统志·太平厅》: 明通关 “在厅东二百里。明置巡司。今裁”。

  • 宁冈县

    1914年以永宁县改名,属江西庐陵道。治所在今江西宁冈县东北新城。1926年直属江西省。1933年迁今宁冈县(砻市镇)。旧县名。1914年改永宁县置,治瓦冈(今江西井冈山市新城镇)。1934年迁治砻市

  • 寅塘里

    一曰羊塘里。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南邓川镇东一里。民国初有县丞驻此。

  • 玲珑山寨

    在今河南遂平县西五十里嵖岈山。《清一统志·汝宁府二》: 玲珑山寨 “元末土豪立寨。明初邓愈自信阳讨平之”。

  • 南溪镇

    即今四川云阳县北南溪镇。明嘉靖 《云阳县志》 卷上: 有南溪堡。民国 《云阳县志》 卷1: 南溪乡有南溪场。(1)在安徽省金寨县中西部、南溪北岸。面积205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南溪,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