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湖南道县东。唐元结《七泉铭序》曰:“道州东郭有泉七穴……其一曰潓泉,次曰泉,次曰涍泉、汸泉、德泉。铭之泉上,欲来者饮漱其流而有所感发者矣。留一泉名曰漫泉……一泉出山
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江支流比金河。《清一统志·吉林一》 “阿库密河”条下:“毕歆河,在(宁古塔)城东一千五百余里。源出毕歆窝集, ……西北流入乌苏哩江。”
北魏置,属东恒农郡。治所在今河南南召县西北。北周废。古县名。北魏置,治今河南省内乡县西北。属东恒农郡。北周废。
明为景洛。即今云南勐海西南打洛镇。清设土便委。
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九十里天坛山南麓。唐代道人司马承祯修真于此。李白、杜甫皆曾到此游览吟诗。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王屋山前天坛山南麓。唐时司马承祯修真处。李白、杜甫皆至此游览吟诗。
南北朝时西域国名。在今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西北部之巴勒提坦。《魏书·西域传》: 波路国 “在阿钩羌西北,去代一万三千九百里。其地湿热,有蜀马,土平”。唐代名钵罗、布露。
又名花马小池、小盐池。在今宁夏盐池县西南惠安堡镇西南。《清一统志·宁夏府一》: 盐池 “小盐池在灵州所东南一百三十里,惠安城西一里,壕墙周三十六里,设盐捕通判管理”。民国 《朔方道志》 卷6: “即旧
在今山西中阳县南凤尾村。《清一统志·汾州府》:凤尾镇“在孝义县西一百六十里,与石楼县接界”。后划归中阳县。在云南省镇康县中部。面积260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凤尾,人口 7000。原作控
①又作阿母。元置,故址在今吉林敦化市西北额穆镇。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 “禅春 (东)一百 (里) 阿母 (站)。” 清称额穆站。②元置,在今黑龙江省双城市东南双城子古城。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
即今福建上杭县东北古田镇。1929年12月著名的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在此举行。村名。在海南省万宁市西北部。属北大镇。人口310,黎族。因村后有古田河而得名。产稻、甘薯、胡椒、槟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