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鹿镇
北宋属中江县。即今四川中江县北黄鹿镇。《清一统志·潼川府二》: 黄鹿镇 “在中江县西北五十里。旧名卡市。相传五代王蜀初,有女仙马爱娘跨黄鹿飞升于此,因名”。
在四川省中江县北部。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黄鹿,人口4000。古名卞市,前蜀王建时以神话“黄鹿飞升”改名,沿用至今。1950年建黄鹿乡,1959年为黄鹿公社,1984年复为黄鹿乡,1990年建黄鹿镇。产油菜籽、生猪、蚕茧。有机械加工、皮革、制糖、酿酒等厂。为县北商贸大集。每年春、秋季举行赛畜会。绵中公路经此。
北宋属中江县。即今四川中江县北黄鹿镇。《清一统志·潼川府二》: 黄鹿镇 “在中江县西北五十里。旧名卡市。相传五代王蜀初,有女仙马爱娘跨黄鹿飞升于此,因名”。
在四川省中江县北部。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黄鹿,人口4000。古名卞市,前蜀王建时以神话“黄鹿飞升”改名,沿用至今。1950年建黄鹿乡,1959年为黄鹿公社,1984年复为黄鹿乡,1990年建黄鹿镇。产油菜籽、生猪、蚕茧。有机械加工、皮革、制糖、酿酒等厂。为县北商贸大集。每年春、秋季举行赛畜会。绵中公路经此。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成皋县置,属郑州。治所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大业初属荥阳郡。唐初属洛州。垂拱四年(688)改为广武县。神龙初复为汜水县。后属孟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元丰二年(10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十五里。《续汉书·郡国志》:邺县“有汙城”。《水经·浊漳水注》:汙水“出武安县山,东南流径汙城北”。即此。城临汙水,故名。
即今安徽望江县东南三十里长江滨雷港。古雷水由此入江。明置巡司于此。
①西汉置,属云中郡,为东部都尉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陶卜齐东城卜子古城。东汉废。②1912年改陶林厅置,后属察哈尔特别区。治所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 (科布尔镇)。1928年属绥远省。195
即古现。今山东烟台市西北五十五里古现镇。汉为牟平县治。
商代地名。在今河南温县东。《甲骨文合集》37532: “辛酉卜,在敦贞: 王田衣逐无灾。”古邑名。在今河南省温县东。商时常为诸侯进贡之地。
①即今江西婺源县东北段萃水。《方舆纪要》 卷28徽州府婺源县 “婺水” 条: 武溪水 “亦出浙源山,东南流经龙尾山,溉田十三顷有奇,下流俱入于绣水”。②即今武水。出今湖南临武县西北,东流入溱水。《水经
①即庞戏城。又作彭戏。战国秦邑。在今陕西白水县东北南彭衙村、北彭衙村。《史记· 六国年表》: 秦灵公十年 (前415),“补庞,城籍姑”。②战国楚邑。在今湖南衡阳市东。《史记·赵世家》: “复雠、庞、
清内蒙古昭乌达盟八部之一。明后期,达延汗长子图鲁博罗特后裔、敖汉部首领岱青杜稜之弟额森伟征始号所部曰奈曼,隶察哈尔汗。天聪元年(1627) 其子衮楚克率众归附后金,崇德元年 (1636)编为一旗,牧地
在今陕西武功县西,接扶风县界。《元和志》卷2武功县:三畤原“在县西南二十里。高五十丈,西入扶风县界”。隋文帝葬于此,谓之泰陵。《方舆纪要》卷55扶风县:“《志》云:秦文公作鄜畤,宣公作密畤,灵公作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