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南县

龙南县

五代南唐保大十年(952)置,属虔州。治所即今江西龙南县。北宋宣和三年(1121)改名虔南县。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复名龙南县,属赣州。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并入信丰县,至大三年(1310)复置, 属宁都州。明洪武初, 属赣州府。民国初属江西赣南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


在江西省南部、桃江河畔,南邻广东省。属赣州市。面积 1641 平方千米。人口29.8万。辖9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龙南镇。唐属信丰县。五代吴武义中设龙南场,南唐保大十年(952年)置龙南县,治今址,属虔州。因在百丈龙滩之南得名;一说在龙头山之南而得名。《宋史·地理志》赣州龙南县:“取百丈龙滩之南为义。”清同治《赣州府志》:“北有龙头山,县治在其南,故名。”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称虔南县。南宋属赣州,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复名龙南县。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并入信丰县,至大三年(1310年)复置,隶宁都州。明、清隶赣州府。1912年属江西省。1914年属赣南道。1927年属江西省。1949年属赣州专区,1954年属赣南行政区,1964年属赣州专区,1970年属赣州地区,1998年属赣州市。地处九连山北麓,桃江从西入境斜贯北部,纳太平江、渥江、濂江等河流入贡水。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大豆、花生、红薯、甘蔗、大蒜等。山地富森林,森林覆盖率达59%,设有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盛产香菇、木耳、油茶、板栗、茶叶、柑橘,所产杉木因质优被称为“龙木”。有钨、稀土、大理石、石灰石、煤等矿。工业有采矿、冶金、电力、水泥、机械、食品、缫丝、纺织、食品、竹木加工等。境内杨村镇的香菇市场为全国最大的香菇市场之一。京九铁路经县境东北部,有105国道,龙小、大老、定汶等公路。名胜古迹有玉石岩、武当山。


猜你喜欢

  • 天固堡

    隋置,在今甘肃庆阳县西南八十里。《方舆纪要》卷57安化县:天固堡“在彭原废县南。隋开皇中所置,以天然险固而名”。

  • 云落径

    即今广东普宁市西南云落镇。明置巡司于此。在今广东省普宁市西南云落。明嘉靖中置巡检司于此。

  • 百尺楼

    在汉魏洛阳城(今河南洛阳市东北)西北金墉城的东北角。三国魏文帝时筑。三国魏文帝时筑,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魏晋洛阳故城东北隅。

  • 右翼末旗

    原属土谢图汗部,清雍正九年(1731)改属赛音诺颜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巴彦洪古尔省博木博果尔一带。

  • 五郡山

    一名治山。在今四川剑阁县西南武连镇南。《寰宇记》卷84武连县:“治山一名五郡山。《周地图》云:县南有治山,县人张逸背梁附后魏,与梁将杨乾运于此山下大战,乾运大败,死者千人。恭帝元年,收骸骨并为一墓,死

  • 合兰洲

    在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西北海中。《清一统志·广州府》:龙穴洲“在新安县西北。……又有合兰洲,与龙穴对峙,两洲相比,多生兰草,故名”。

  • 灵丘道

    古道路名。北魏筑,以道出灵丘县,故名。北起今山西大同市,南越恒山,灵丘县以下沿唐河谷道出太行山,南抵河北定州市,为当时山西高原北部通向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魏书·太祖纪》:天兴元年(398),“发卒万

  • 永登暗沙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双子群礁东北16海里。中国渔民向称奈罗角、奈罗谷。1935年公布名称为独立登滩。1947年改名永登暗沙(见郑资约《南海诸岛地理志略》)。

  • 羊圈湾

    在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3:“(巴尔库勒)淖尔北三百余里曰阿贵图,谚曰羊圈湾。又北六十余里为都兰哈喇山。”

  • 决口戍

    南朝梁普通七年(526)置,在今安徽霍邱县西北八十里临水乡。大通三年(531)改为临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