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安县

龙安县

①西魏废帝二年(553)改阴平县置,为龙安郡治。治所在今四川江油市东北小溪坝镇北。北周复改为阴平县。

②唐武德三年(620)置,属绵州。治所在今四川安县东北。《元和志》卷33龙安县:“因(龙安)山为名。”天宝初属巴西郡,乾元初属绵州。北宋政和七年(1117)属石泉军,宣和元年(1119)改为安昌县,二年(1120)属绵州,七年(1125)属石泉军。南宋绍兴元年(1131)复改为龙安县,宝祐后为石泉军治。蒙古中统五年(1264)废入安州。

③唐武德五年(622)析建昌县置,属南昌州。治所在今江西安义县东北三十里新民乡。八年(625)废。


古县名。(1)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侨阴平县置,治今四川省江油市东北马角镇。为静龙郡治。北周复为阴平县,北宋末废。(2)唐武德三年(620年)改金山县置,治今四川省安县东北。因龙安山为名。属绵州。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改属石泉军。宣和元年(1119年)改名安昌县。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复旧名。宝祐后属石泉军。蒙古中统五年(1264年)废军,县省入安州。(3)唐武德五年(622年)分建昌县置,治今江西省安义县东北。属洪州。八年废。


猜你喜欢

  • 沙鹿海牙

    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西南锡尔河东岸。《明史·西域传》:沙鹿海牙“西去撒马儿罕五百余里。城居小冈上,西北临河。……永乐间,李达、陈诚使其地,其酋即遣使奉贡”。

  • 芭茅堡

    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东北芭茅镇。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14松桃厅:芭茅坪在“城东五十里。叠崿复��,连绵数十里。山根乾约宽一二里,地势平夷,当永绥、松桃两

  • 彭家山

    ①又作彭佳山、平嘉山、平佳山。即今台湾省东北所属彭佳屿。陈侃 《使琉球录》: 太武放洋,“用甲卯取彭家山”。②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面之邦加岛。《郑和航海图》 有彭家山。即“平佳山”。

  • 甲篆

    即今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北甲篆。明嘉靖时置巡司于此。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北甲篆。明嘉靖时于此置巡检司。

  • 海郑

    即今山东莱州市西南海郑街。为海口要地。清乾隆 《掖县志》 卷1 《乡社》 有海郑。

  • 五氏

    亦名寒氏。春秋晋邑。在今河北邯郸县西。《春秋》:定公九年(前501),“秋,齐侯、卫侯次于五氏”。《左传》:定公十年(前500),“卫侯伐邯郸午于寒氏”。杜注:“午,邯郸大夫,寒氏即五氏。”古邑名。又

  • 马蹄寺石窟群

    在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东南马蹄河西岸。石窟群包括北寺、南寺、金塔寺、上中下观音寺和千佛洞等七窟。开凿年代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年代较早的有金塔寺东、西窟和千佛洞第1、2窟。窟内造像题材和造像样式与迁洛前

  • 雷弄峒

    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南弄璋街附近。《明史·地理志》 干崖宣抚司: “西有雷弄、盏达等部。”《方舆纪要》 卷119干崖宣抚司: 雷弄 “在司西。干崖别部也。《滇纪》: 司有蛮洒冈,旧为同知刘氏所居。其雷弄洞

  • 白藤江

    在今越南海防市北。《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䶮》:大有十年(937),“交州牙将皎公羡杀杨廷艺自立,廷艺故将吴权攻交州,公羡来乞师。䶮封洪操交王,出兵白藤以攻之。߄

  • 西二河

    即今洱海。在云南大理市东。隋、唐时期对西洱河的异写。《隋书·史万岁传》 载,隋开皇十七年(597), 史万岁入南中,“渡西二河”, 即指此水。南诏《中兴二年画卷》题字亦作“西二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