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三馆

三馆

官署名合称。即史馆、昭文馆、集贤院。宋初置,掌修史、藏书、校书之事。置昭文馆大学士、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皆由宰相兼领。又置集贤院学士、集贤殿修撰、直集贤院、集贤校理、史馆修撰、直史馆、史馆检讨,直昭文馆,亦以他官兼充。召试除授或特恩加授。除外官赐带馆职者外,凡除馆职者皆入馆供职一至二年,然后带职补外官。凡带馆职者,皆享受超迁官阶的优待。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罢,其职事归秘书省。


1、汉武帝时,丞相公孙弘开设钦贤、翘材、接士三馆,为收罗人材的机关。见《西京杂记四》。

2、唐代有昭文馆(也称弘文馆)、集贤馆、史馆三馆,为负责藏书、校书、修史的机关。宋沿其制。

3、唐代还有弘文、崇文、国子三馆,为教育学子之所。

4、宋有广文、太学、律学三馆,为教育士子的机构。参看《旧唐书·职官志二》、《宋史·选举志三》。

猜你喜欢

  • 司医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始置,隶殿内省尚药局。唐朝殿中省尚药局置四、五员,正八品下,与医佐掌分疗众疾。(1) 宫中女官名。隋文帝时置,员额三人,为尚食的属官,掌方药卜筮。(2) 伎术官名。隋炀帝

  • 太常主簿

    辽官名。太常寺官员。掌文书簿册之类。

  • 解烦督

    官名。东汉末孙权置,三国吴沿置。时以军兵数少,使胡综征兵于诸县,得六千人,立解烦两部,以徐详领左部,胡综领右部,皆为督,用于侍卫及征战,是直属最高统治者的精锐部队。后解烦兵数量又有增加。官名,东汉末年

  • 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国家元首。存在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和北洋政府初期。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临时大总统由各省都督府代表选举,以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为当选,代表投票权每省各只一票。临时大总统因故不能视事,

  • 四姓小侯

    指东汉樊氏、郭氏、阴氏、马氏四姓外戚子弟。明帝时崇尚儒学,特为四姓子弟立学,号四姓小侯。以其非列侯,或以年小获封,故称小侯。汉明帝称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四姓子弟为小侯。因其非列侯,故称小侯。《后

  • 戍卒

    秦汉士兵名。见“正卒”。

  • 怀仁尉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 新置散职八尉之一,正八品。武散官名。隋炀帝时置,秩正八品。

  • 总理衙门大臣

    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 推垛子

    宋朝军职升迁程序之一。即由皇帝亲临殿庭阅试将校武艺,依高下定升迁。通常三年举行一次。

  • 磨勘司司令

    官名。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置为磨勘司长官,凡刑名、钱粮,有冤滥隐匿者,稽其功过以奏闻于皇帝。初置一人,七年增设一人。十年革。十四年复置,一人。二十年复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