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宰
指宰相。晋代枣道彦(据)《杂诗》:“天子命上宰,作蕃于汉阳。”
指宰相。晋代枣道彦(据)《杂诗》:“天子命上宰,作蕃于汉阳。”
学官名。掌教授小学生经义。十六国后赵置。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 (494) 迁都洛阳,立四门小学,置四门小学博士,亦称四门博士或小学博士。九品上。世宗永平元年 (508),大选儒生,以为小学博士,员四十
官名。明清置。详见“刑部侍郎”。
官名。春秋时楚国置。秦汉之际亦置。位次令尹,位尊,多以王室贵族任之。掌军事。《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左尹郤宛,工尹寿帅师至于潜,吴师不能退。”官名,楚国置,掌佐令尹助国君治国。楚国最高的行政长官称令
即“第一领民酋长”。唐朝人修史时因避讳改。见“第一领民酋长”。
即“巴牙喇甲喇额真”。
官名。即“考功清吏司员外郎”。
陆海军官佐等级之一。南京临时政府设置, 分为大都尉、左都尉、右都尉三级。
官名,俸比千石,掌左户郎值班户卫。见《汉书·百官公卿表》、《汉仪注》。
通指政府机关或团体、个人在其活动中所形成、已处理完毕并加以分类保存的文书、文件等各种资料。其称始于清。其源出于东北边外民族书写文字的木牌。清杨宾《柳边纪略》云“边外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者曰牌子,以
军官名。南京临时政府设置,为南京卫戍总督府的长官,见“南京卫戍总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