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路详稳司
即“东北面详稳司”。
即“东北面详稳司”。
渤海国十卫之一,相当于唐朝的十六卫,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一人。
武举别称。宋代称武科为右科。参见“武科”。
官名。即太常卿,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名太常卿。
流外官名。宋于秘书省置正系名、守阙系名各六人,承长官之命,办理秘书省事务。
官署名。辽朝置。《辽史·地理志》:庆云山“置藩、汉守陵三千户,并隶大内都总管司。”
官名。三国魏置,散骑省属官,七品。官名,三国魏置,属散骑省。掌侍从左右、顾问应对、集录诏令、收转章奏文书等。
官名。东晋改南夷校尉置,掌管宁州的少数民族事务。领兵,立府,置长史、司马、参军等僚属。四品。南朝沿置。宋四品,陈拟六品、比秩千石。官名。西晋置南夷校尉,秩第四品,东晋初改称镇蛮校尉。南齐亦置镇蛮校尉,
官名,汉置,掌乡治安、巡查、禁捕盗贼。《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游徼徼循禁贼盗。”《后汉书·百官五》:“乡置有秩、三老、游徼……游徼掌徼循,禁司奸盗。”
清朝皇帝妃嫔所生女及皇后抚养之女封和硕公主。其夫为和硕额驸,秩视超品公。详“额驸”。官名。清制,妃所生的皇帝女儿及中宫抚养的女儿称和硕公主,其夫婿称和硕额驸。见《清史稿·职官四·公主额驸》。参看“和硕
武官名。设于御营使司,秉承御营使、副使的意旨统领军队。参见“御营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