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丞

中丞

官名。①御史中丞的简称。② 明清巡抚的别称。明朝都察院副都御史职位相当于御史中丞,明清两朝常以副都御史或佥都御史出任巡抚,故有此称。


官名。汉代御史大夫有两丞,一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后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而中丞则外出为御史台率,即后来的御史大夫之任。自东汉至北齐(魏、晋、宋、齐、梁、陈、北齐)中丞均为御史台长官(率、长)。隋避国讳,改中丞为大夫,唐沿隋制,以大夫为台长,中丞为副。宋代虽有大夫之名,而不除授,实以中丞为台长。其后,辽、金、元皆与唐同,以大夫为台长,中丞为副。明初沿置,洪武十六年改御史台为都察院,遂无中丞之名。见《通典·职官六·中丞》、《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后汉书·百官三·御史中丞》、《晋书·职官志·御史中丞》、《宋书·百官下·御史中丞》、《南齐书·百官志·御史中丞》、《隋书·百官上、中》、《新唐书·百官三·御史台》、《宋史·职官四·御史台》、《辽史·百官志三·御史台》、《金史·百官一·御史台》、《元史·百官二·御史台》、《明史·职官二·都察院》。参看“御史台”条。

猜你喜欢

  • 中央研究院

    官署名。民国十七年成立,为全国最高科学研究机关,直属国民政府,以研究为宗旨,实行研究,并指导全国科学研究,奖励研究事业。设院长一人,总理院务,下设总办事处主持行政,分物理、化学、工程、地质、天文、气象

  • 池薮部

    官署名。北齐置,设丞。隶司农寺钩盾署。

  • 蒙古必阇赤

    见“必阇赤”。吏员名。蒙古语,意为书史。蒙古初期以必阇赤掌文牍之事。元代各官署中以蒙古文作书的掾史、令史,称为蒙古必阇赤。如中书省即置蒙古必阇赤二十二人,左司十六人,右司六人。

  • 长信寺卿

    官名。元置,为长信寺的主官,见“长信寺”。

  • 中射士

    官名。同“中射”或“中谢”。战国置。①宫廷侍御士官。《韩非子·十过》: “中射士谏。”于省吾新证: “吴北江先生谓射乃榭之借字是也。谢、榭金文作厨 。《虢季盘》: ‘宣爰乡。 ’《春秋

  • 茶上侍卫

    官名。亦称“尚茶侍卫”。清朝内务府御茶膳房“茶上人”之加衔。详“茶上人”。

  • 编敕

    宋朝法令文书名。即长期适用的敕文汇编成册者。如《太平兴国编敕》、《咸平编敕》、《天圣编敕》。其中,除诏敕正文外,常附有看详、申明、指挥、赦书、德音等。与律并行,且有优先适用效力。

  • 军器丞

    即“军器监丞”。

  • 同佥太医院事

    官名。元置,秩正四品,员额二人,为太医院的佐官。

  • 舍利司

    官署名。辽朝置为北面官,掌皇族之军政。置详稳、都监、将军、小将军等职。官署名。辽置,属北面皇族帐官。掌皇族之军政、设官有舍利详稳、舍利都监、舍利将军、舍利小将军,领诸舍利、梅里以司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