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领军

中领军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中曹操改领军置。与中护军皆典禁兵,属丞相府(一说献帝延康元年(220) 始置。)三国魏时又置领军将军,职掌同,以资格较深者任之。为禁卫军最高统领,有营兵,主五校、中垒、武卫三营,并管中护军。魏末特许晋国亦置。三国蜀亦置。西晋武帝泰始七年(271)省并北军中候。惠帝时复置,一说怀帝永嘉(307—313)中始复。东晋元帝永昌元年(322) 改为北军中候,寻复,成帝时又改为北军中候,寻又复。东晋时无营兵,总统二卫、骁骑、材官诸营禁军,不再管中护军。十六国成、前凉、后燕皆置。南朝掌京师驻军及禁军,而由中护军掌外军。魏、晋、宋三品。梁武帝天监七年(508) 定为十四班,陈二品,秩中二千石。北魏侍臣带“领军”者,称中领军,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二品中,太和二十三年改为三品。北齐为领军府长官,掌禁卫宫掖,主朱华阁以外的禁卫官,又领左右卫、领左右等府,三品。西魏时仍总宿卫,恭帝三年(556) 建六官时罢。


官名,汉末曹操置,与中护军皆掌禁卫军。《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中领军司马贾辅。”三国时蜀也置。

猜你喜欢

  • 金紫将军

    指加授金章紫绶的将军,位在假银章青绶的光禄大夫之上。

  • 金珰

    汉朝皇帝近侍的冠饰。经常与貂尾并用,称为貂珰。据《后汉书·舆服志》,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参见“貂珰”。

  • 符玺郎

    官名。汉朝有尚符玺郎 (尚符玺郎中),为符节令属官,掌保管玺印符节,三国魏称符玺郎 (符玺郎中),七品。西晋省。北魏复置,仍隶符节令,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从四品中,二十三年改从六品上。北齐

  • 即升

    官员升赏的方式之一。清制,官员不俟俸满迁秩,称为即升。

  • 品秩

    官职等级制度。① 官品与官秩的联系,详见“品”、“秩”。②官品的异称,《晋书》卷二四《职官志》: “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者,品秩第二,……光禄大夫假银章青绶者,品秩第三。”官员的级别和俸禄的等级。周朝称

  • 朝散郎

    官名。隋文帝开皇三年(583) 始置,为散官八郎之一,从七品上。炀帝大业三年(607) 罢。唐朝复置为文散官,从七品上。子爵出身多由此叙阶。北宋沿置。神宗元丰三年(1080)废文散官,遂为新寄禄官,正

  • 私官

    皇后的官属称私官,因其掌管皇后宫中私事。《汉书·张延寿传》:“放取皇后弟平恩侯许嘉女,上为放供张,赐甲第,充以乘舆服饰,号为天子取妇,皇后嫁女。大官私官并供其第。”注:“服虔曰:私官,皇后之官也。”

  • 左右校

    官署名合称,即左校和右校的简称,秦置,汉沿置。左校掌左工徒,右校掌右工徒,其长官称令,掌工程建筑,战时也参战。见《后汉书·百官四·将作大匠》。《汉书·陈胜项籍传》:“秦左右校复攻陈,下之。吕将军走,徼

  • 太子三校尉

    南朝宋初置太子屯骑校尉、太子步兵校尉、太子翊军校尉,合称太子三校尉,掌东宫护卫。齐梁陈之制同。

  • 选补使

    使职名。唐高宗上元二年(675)以岭南五管、黔中都督府选任土人,官非其才,乃遣郎官、御史为选补使,亦称南选使,前往简补广、交、黔等州官吏。其后,江南、淮南、福建因水旱,皆遣选补使即选地方官吏,废置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