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侯
爵名。东汉列侯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食邑为乡者称乡侯,位次都乡侯。三国魏沿置。魏文帝定爵制,乡侯为第八等,位次县侯下亭侯上。晋亦置。南朝宋制官四品; 陈制官八品,秩视千石。唐以后皆废。
爵名,东汉置。食地为乡的列侯称乡侯。《后汉书·百官五·列侯》:“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得臣其所食吏民。”三国魏沿置,魏文帝定爵制,乡侯为第八等,位在县侯下亭侯上。王的庶子封乡公,嗣王庶子封乡侯,公之庶子封亭伯。详《通典·职官·历代王侯封爵》。晋和南朝宋、陈沿置;宋四品,陈八品,秩视千石。隋以后废。
爵名。东汉列侯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食邑为乡者称乡侯,位次都乡侯。三国魏沿置。魏文帝定爵制,乡侯为第八等,位次县侯下亭侯上。晋亦置。南朝宋制官四品; 陈制官八品,秩视千石。唐以后皆废。
爵名,东汉置。食地为乡的列侯称乡侯。《后汉书·百官五·列侯》:“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得臣其所食吏民。”三国魏沿置,魏文帝定爵制,乡侯为第八等,位在县侯下亭侯上。王的庶子封乡公,嗣王庶子封乡侯,公之庶子封亭伯。详《通典·职官·历代王侯封爵》。晋和南朝宋、陈沿置;宋四品,陈八品,秩视千石。隋以后废。
官名。见“司宰寺”。
明清按察使之别称。
官署名。南京临时政府设置,属交通部。以司长为主官,司内分设总务、管理、筹划三科,各设科长、科员。北洋政府沿置,依照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官制,其职掌为:一、管理航路、航路标志;二、监督造船、船舶、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水中大夫典壅上士属官,正一命。
官名。五代后梁置,为诸司使之一,简称文思使。太祖开平元年 (907),改乾文院使。
官名。三国魏置,为公主属官。九品。官名,三国魏置,为公主属官,掌督巡夜吏卒,九品。
官名。明清地方各县道会司之长官。详“道会”。
散阶称号。清朝乾隆三十工年(1767)始定,为武职从一品之封赠。初,武职中属八旗者正、从一品封光禄大夫,属绿营者正、从一品封荣禄大夫。至此,始分正,从,并统一封赠。五十一年,改振威将军。
官名。唐武则天垂拱(685—688)以后,以宰相兼领弘文馆馆务,号馆主。弘文馆自垂拱以后皆令宰相兼管,号为馆主。常令给事中一人判馆事 以处理日常事务。
陆军相当官。设于团本部,由中尉或少尉充任,员额一人,掌军中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