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副将,相对主将而言,常与裨将连称之为“偏裨”。偏将即偏师之将。偏师为全军的一部分,以别于主力。《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汉)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则越杀王降汉。”《后汉书·光武帝纪》:“时王郎大将
官名。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 (980),改端明殿学士置,掌侍从备顾问应对,有所献纳则请对或奏对。仁宗庆历七年 (1047),改为紫宸殿学士。
安抚司干办公事简称。
见“大司族”。
官名。①军队主帅。南朝宋置。位在诸将之上。《宋书·王玄谟传》: “时四方反叛,以玄谟为大统,领水军南讨。”②僧官名。北齐昭玄寺长官,员一人,掌全国各处佛教寺院及僧众,并管各州、郡、县沙门曹。帝位。《后
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典祀中大夫司郊上士属官,正一命。
官名。明置,为上林苑监的副主官。见“上林苑监”。
官署名。即“户部北京清吏司”。
爵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五品下,二十三年改从五品。
清制,凡以“札”调动官员称札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