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亲军步军都虞候
官名。五代始置,为侍卫亲军步军统兵官之一,位副都指挥使下。宋朝沿置,为三衙军职。一员,徽宗政和四年 (1114) 定其品序在正任防御使之上,从五品。
官名。五代始置,为侍卫亲军步军统兵官之一,位副都指挥使下。宋朝沿置,为三衙军职。一员,徽宗政和四年 (1114) 定其品序在正任防御使之上,从五品。
官名。西周设置,见《尚书·立政》,是管理卿、大夫采邑的官。
官名。明初光禄寺所属机构珍馐署之长官。额设一人,掌署事。后改称珍馐署署正。
即“太子三校”。
官署名。即右威卫,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名右威卫。
官名。北宋前期置,为武散官,从二品。神宗元丰五年(1082)罢。官名。宋代武散官从二品称镇国大将军。见《宋史·职官九·武散官》。
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典祀中大夫司郊上士属官,正一命。
官名。元设此官,正二品,掌考帝王之治。参看“奎章阁学士院”条。官名。元置,秩正二品,员额四人,为奎章阁的长官。
北魏时记载将士军功勋劳的文书,参见“勋书”。
官名。北魏置。《魏书·源贺传》:“(源贺)从驾临江,为前锋大将。”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豫王府,员额一人,官阶为职同监军。参见“典袍”。